他演示着把“修改ppt”贴在红色区,“整理客户资料”贴在黄色区,“学习新软件”贴在绿色区。崔灿灿看着那些彩色便签,突然觉得任务不再像一团乱麻,而是有了清晰的优先级。
3. 三人监督组:让拖延无处可逃
爸爸推了推眼镜:“我和你妈还有阿杰,每天晚上轮流跟你视频‘查岗’。你要汇报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负责‘抽查’。要是连续三天完成任务,就给你‘奖励’;要是偷懒……”他故意拖长了声音,“就罚你给我们做一周的家务。”
崔灿灿看着爸爸眼里的笑意,心里却暖暖的。她知道,这不是惩罚,而是家人在用他们的方式帮她建立责任感。
周一一上班,崔灿灿就把三色便签贴在了工位隔板上。红色区只有“提交上周项目总结”一项,黄色区是“整理本月客户名单”,绿色区则是“学习数据分析课程”。她打开电脑,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刷社交媒体,而是直接点开了项目总结文档。
“灿灿,这么早?”老王端着咖啡路过,惊讶地看着她已经敲字的屏幕。
“嗯,昨天在家把大纲列好了,今天直接填内容。”崔灿灿抬头笑了笑,发现老王眼里的惊讶变成了赞许。
中午休息时,同事莉莉凑过来:“灿灿,快看这个新剧,超好看的!”
放在以前,崔灿灿肯定会立刻点开链接。但今天,她看了眼黄色区的便签,摇摇头:“我先把客户名单整理完,下午还要跟他们打电话呢。”
莉莉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哟,我们灿灿转性了?行,那你先忙,我下班再跟你安利。”
下午三点,崔灿灿准时拨通了第一个客户电话。电话那头的李总似乎也很意外:“崔小姐,这么快就整理好资料了?上次跟你说的那个需求……”
她一边听着客户的要求,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心里第一次没有因为“还有事没做”而慌乱。挂了电话,她看了看表,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刚好够把数据分析课程的第一章节看完。
下班前,老王走过来检查她的总结报告,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不错啊,灿灿,逻辑清晰,数据也都更新了。看来周末没白休息?”
崔灿灿想起昨天晚上和家人视频时,他们看着她完成任务清单的开心表情,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嗯,跟家里人学了点时间管理的办法。”
走出办公楼,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疲惫不堪,反而觉得浑身轻松。拿出手机,看到妈妈发来的消息:“灿灿,今天任务完成了吗?晚上视频查岗哦~”
她笑着回复:“放心吧妈,都搞定了!晚上想吃什么,我回家做。”
第四章:涟漪效应:当拖延症开始退潮
坚持“三三制计划”的第一周,崔灿灿就尝到了甜头。她再也没有熬过夜,每天下班前都能把当天的任务清零,甚至还有时间预习第二天的工作。同事们惊讶于她的变化,老王在部门会议上还专门表扬了她:“看看人家崔灿灿,现在工作效率多高,大家都要学习一下。”
最让她开心的是周末终于能好好休息了。她兑现承诺给家人做了顿饭,虽然手艺不怎么样,但爸爸吃得眉开眼笑,妈妈更是偷偷跟阿杰说:“你看灿灿,脸上都有气色了。”
然而改变的路上总有波折。第二周周三,崔灿灿接到了一个紧急项目,需要三天内做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看着密密麻麻的资料,她骨子里的拖延基因又开始蠢蠢欲动:“反正还有三天呢,先看看行业动态吧……”
她拿起手机刚想点开财经App,却看到锁屏壁纸是上周和家人一起拍的合照。照片里,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阿杰在旁边比着剪刀手,而她自己,眼里有了久违的光芒。
“不行,不能回到过去!”她猛地关掉手机,拿出三色便签。红色区写上“第一天:整理行业数据”,黄色区“第二天:分析竞品案例”,绿色区“第三天:撰写报告初稿”。
那天下午,她把手机调成了专注模式,放在抽屉里。每当想摸手机时,就看看工位上贴着的家庭合照。神奇的是,当她专注于眼前的“小土豆”——整理数据时,原本觉得庞大的报告突然变得可控了。下班前,她竟然把近半年的行业数据都分类整理好了。
“灿灿,还不走?”莉莉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看到她还在核对数据。
“快了,把这点弄完再走。”崔灿灿头也不抬地说,“对了莉莉,上次你说的那个剧,等我做完这个项目再看啊。”
莉莉笑着摇摇头:“行,你加油,我看好你哦!”
晚上视频查岗时,崔灿灿把整理好的数据表格给家人看。爸爸推了推眼镜:“不错,比上次那个ppt有条理多了。”妈妈则关心地问:“累不累?明天早上想吃什么,妈给你做。”阿杰则发来一个加油的表情包:“宝贝真棒,继续保持!”
听着他们的鼓励,崔灿灿突然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原来打败拖延症的,不仅仅是方法,更是家人背后那双支持的手。
第三天下午,崔灿灿准时把调研报告交给了老王。老王看完后,沉默了很久,看得崔灿灿心里有点发慌。直到他抬起头,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惊喜:“灿灿,这个报告做得太好了!数据详实,分析到位,连我没想到的几个市场痛点都提到了。你是不是偷偷报班学习了?”
崔灿灿笑了笑,没有解释。她知道,真正让她进步的,不是什么高深的课程,而是家人帮她建立的秩序感和责任感。
那天晚上,她难得地早早就睡了。梦里,她不再被deadle追着跑,而是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散步,爸爸指着远方的灯塔说:“看,那就是提前规划的光。”
接下来的日子,崔灿灿的变化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她开始主动申请负责重要项目,甚至在部门会议上提出了几个创新方案。老王找她谈话,说准备提拔她当项目副组长。
拿到任命通知的那天,崔灿灿第一时间给家人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妈妈高兴得直掉眼泪,爸爸则不停地说:“好!好!我们灿灿有出息了!”阿杰在旁边起哄:“副组长同志,今晚是不是该请我吃饭庆祝一下?”
挂了电话,崔灿灿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想起第一次熬夜赶ppt的那个凌晨。那时的她以为,拖延只是职场新人的常态,却不知道,当懒惰成为习惯,它会慢慢吞噬掉生活里所有的光。
而现在,她终于明白,打败拖延症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当她把家人的关心化作改变的动力,当她学会把大目标拆成小步走,当她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