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承诺,这里会有明亮的教室,供孩子们学习知识;会有温暖的卧室,让他们安然入睡;会有负责任的老师和生活妈妈,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会有广阔的操场,让他们自由奔跑,绽放笑容。”
林风的声音不高,却像带着一种魔力,将一幅幅温暖、安详、充满希望的画面,描绘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个家,不属于某个人,它属于我们整个社会。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爱心去浇灌,用责任去守护。今天,我们‘东渔地产’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这份爱心事业中来!”
他的发言,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真诚的承诺和温暖的愿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掌声经久不息,许多媒体记者不停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刻。
奠基仪式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林风、贺大乔、张县长等领导和嘉宾,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当第一锹土落下时,也意味着东渔村一个全新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篇章,正式开启。
仪式结束后,林风和贺大乔被媒体团团围住。
“林总,请问您投入如此巨资建设免费公益机构,是出于什么样的初心?”
“贺总,未来‘东渔地产’是否会持续在公益事业上投入?”
“林总,您如何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林风从容应对:“初心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一点。商业的成功,最终的价值体现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利益,我相信,当你真心为社会创造价值时,社会自然会回馈于你。这并非刻意追求,而是水到渠成。”
他的回答,再次赢得了媒体的好评。第二天,关于奠基仪式的报道再次席卷了各大媒体,林风“仁商”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而也正是在这天之后,林风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对“东渔新城”计划持观望甚至谨慎态度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态度变得积极了许多。在后续关于土地规划、政策支持的沟通中,阻力明显减小。银行方面对于“东渔集团”的融资需求,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开放态度。
甚至,之前一些因为赵坤事件而对林风有所忌惮、或明或暗使过绊子的本地势力,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递来橄榄枝,表示愿意合作,过去的事情“纯属误会”。
“慈善家”这重身份,如同林风所预料的那样,开始展现出它强大的“护身符”和“通行证”效应。它洗白了商业竞争中可能存在的原罪,赋予了林风和“东渔地产”一种道德上的正当性和舆论上的豁免权。
贺大乔对此感受最深,他私下里对林风感叹:“小风,我现在是真服了!你这招‘仁者无敌’,简直是神来之笔!现在咱们走出去,腰杆都比以前直多了!”
林风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已经破土动工的养老院和孤儿院工地,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
公益的种子已经播下,它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为他未来的商业帝国,遮风挡雨。
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东渔新城”的计划,即将全面启动。
第525章 新城启航,暗礁初现
“东渔新城”的计划一经正式公布,便在青云县乃至整个滨海市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规划中那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海滨新城蓝图,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东渔地产”如今如日中天的声望下,项目前期推进似乎异常顺利。规划审批、第一期部分土地的出让手续,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办理着。贺大乔整日忙于各种应酬和洽谈,接触各路有意向的投资人、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脸上始终洋溢着春风得意的笑容。
然而,林风却并未被这表面的顺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如此庞大的计划,触及的利益方错综复杂,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他让萧寒战加大了对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力度,尤其是关注那些可能受到新城计划影响的原有利益格局。
果然,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开始涌动。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拆迁安置上。“东渔新城”一期规划范围内,涉及到东渔村邻近几个自然村的部分土地和民居。大多数村民对拆迁持欢迎态度,毕竟“东渔地产”给出的补偿方案相当优厚,远超国家标准,而且承诺优先提供安置房和未来的就业机会。但总有少数人,或是贪心不足,或是受人蛊惑,成为了所谓的“钉子户”。
其中,最难缠的是一个叫胡老四的村民。他在规划中的商业核心区有一处老宅和一片不小的果园。他不仅要求天价补偿,还煽动其他几户村民联合起来,拒绝谈判,扬言不满足他们的条件,就别想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