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背剑成神(2 / 2)

宋和叹了口气。

读书人笑了笑,补充道:“但是只要没有背道而驰,宋氏依旧与他走在一条道上,那么就无需担心什么。”

“陛下,年幼之时,我曾领着你,秘密去过骊珠洞天一趟,见过那位教书匠一眼,可还有印象?”

宋和思绪飘远,摇头又点头,苦笑道:“有些记忆,但不多了,不过先皇很是敬重齐先生,为此,还搜罗了不少齐先生的着作,我也看过许多,很是仰慕,只是没等第二次去往龙泉郡,就听说齐先生已经走了。”

崔瀺点点头,问道:“陛下觉得齐静春,学问如何?”

宋和由衷道:“任职山崖书院山长期间,为我大骊教出了无数惊才绝艳的读书人,齐先生的学问,自然不必多说。”

崔瀺笑道:“那你觉得宁远如何?”

宋和一愣,“先生还是在说学问?”

老人颔首,“自然。”

皇帝陛下想起前不久御书房的那场议事,特别是宁远的那番姿态,顿时就有些恼火,只是当着先生的面,不敢发作,只好取了个折中说法。

他回道:“不差的。”

崔瀺却给了个很高的评价,抚须微笑道:“他其实就是第二个齐静春,陛下现在看不出来,没关系,以后总有机会。”

“我就不陪陛下去钦天监那边了,栾巨子早已等候多时,后续敕封事宜,陛下按部就班的照做即可。”

言语之际,崔瀺就已经消散原地,凭空出现在国师府书房,摊开一封大骊王朝堪舆图,再拿起一枚搁放书案的国师印。

照着堪舆图上,旧骊珠洞天地界,轻轻下压。

也不知用了何种神通,下一刻,距离京城数万里之遥的龙泉郡,那座已经划入龙泉剑宗的金穰山,就出现了崔瀺的身影。

杨家药铺。

老人蓦然从瞌睡中清醒,习惯性去取老烟杆,只是扑了个空,方才想起借给了某个年轻人。

杨老头站起身,一步跨出。

于是,两人聚首于金穰山。

崔瀺抬了抬下巴,指向那口近期被人重新打开的龙窑,说道:“可以开始了。”

杨老头没动作,问道:“此事可曾告知于他?”

“没有。”崔瀺摇头。

杨老头皱了皱眉,“就不怕这小子事后得知,会当场发疯?找你算账?”

崔瀺眺望远处,笑着摇头,很是笃定道:“何谓知己?就是我想即他想,有些谋划,某些落子,是不用讲个清清楚楚的,我知道,他也知道。”

“他从不多问,我也从不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老头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若是按照以往,依照他的性子,怎么都该问个仔细,可自从道祖来过一趟小镇之后……

由不得他了。

那条供桌之上的所有香火,这张半个“一”的赌桌,自此崩塌,小镇里的所有年轻人,全数没了机会。

陈平安不行,马苦玄不行,阮秀,李柳,李槐,李宝瓶,黄镇……这些凡是被他请上赌桌的孩子,无论品行如何,此刻修为如何,都失去了争夺的资格。

只有那个姓宁的元婴剑修担得起。

没得选。

老人转身走入龙窑。

一拂衣袖,取出一件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烧造好的人身瓷器,瓷器栩栩如生,竟是与宁远的模样,一般无二。

这位青童天君,男子地仙之主,施展一门远古飞升法,蓦然之间,数十里之外,整座龙泉小镇,霎时间陷入光阴凝滞的状态。

唯有临近东门的那座十二脚牌坊楼,似乎被什么事物牵引,十六个上古仙人遗留下的刻字,金光熠熠。

瞬间拔地而起。

飞升台重见天日。

大骊京城。

钦天监上摘星楼。

在栾巨子一番教导之后,新帝宋和,身着龙袍,脸色肃穆,手持镇国玉玺,单手掐诀,面朝南方,高声道:“我宋和,身为大骊君主,命你们十二位坐镇山河的正神,接剑认主!”

夜幕中,大骊京城风起云涌。

与钦天监相距数里之遥的镇剑楼上,更是剑气冲天,以此为起始,四面八方,大骊境内,各地皆有剑光升腾。

率先响应之人,来自南端。

披云山之巅,魏檗显化百丈金身,手持一把由山水气运显化的金色长剑,高声大喝,“北岳领旨!”

一国版图所在,其余十尊山水正神,依次现身,哪怕暂时无主的铁符江,也有一位老庙祝手持信物,与北方遥相呼应。

各自递出一剑。

剑光一线过境,游走于宝瓶洲北部版图,风驰电挚,几个呼吸而已,便已抵达大骊京城上空。

镇剑楼。

承受飞剑攻杀,早已形销骨立的宁远,此时此刻,忽然睁开双眼,眼底藏有一抹粹然金光。

好似身心腐朽的他,蓦然想通了一个关键症结,随即不再犹豫,重新闭眼阖眸,将所有心神芥子,散出体外。

阴阳两神,一左一右,最终合二为一,离开肉身。

于是,镇剑楼上空,便多出了一尊青衫飘荡的年轻剑仙,浑身金光流转,恍若神人。

十二道游曳天幕的粹然剑光,这一刻,好似终于找到了主人,循着那股气息,纷纷涌入其中。

原先镇剑楼内,十二把桀骜不驯的飞剑,当这尊青衫剑仙显化之后,立即作乖巧,接连冲出楼外,散成一圈。

居中者,青衫背剑。

而在遥远的南方,小镇之上,那座拔地而起,悬停天幕云海的牌坊楼,亦可称作飞升台的它,同样有了异动。

飞升台上,又见青衫。

一南一北,一真一假。

两位青衫剑仙,两个“宁远”,福至心灵,几乎在同一时间,转头望向那座金穰山,对那远古天庭共主,直呼其名!

身为在地神灵之主,延续神道万年香火不曾断绝的杨老神君,站在龙窑窑口,双手拢袖,立即给出最大的回应。

天地之间,忽其雷鸣。

宝瓶洲北部天幕,瞬间出现了一口状若归墟的巨大口子,如青天张开一目,与此同时,下方亦是出现了一位崭新的山岳正神。

这位背剑成神者,在地之姿,仰头见天,隔着无垠太虚,窥探远古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