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天光初亮。
鸡啼三声,白依依仍然双目紧闭,静卧如眠。
她双唇紧啜,仿佛含着一根吸管,只是并未吸气,反而在顺着这根无形的吸管向外吐气。
呼……
白依依胸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塌下去。
吸……
嘴唇紧抿,鼻腔吸气,宛如长鲸吸水。
呼……
嘴唇啜孔吐气,胸腹再次塌下去。
这是一种极为原始的修行方式——呼吸吐纳。
简单到极致,却又返璞归真。
三分钟后,白依依缓缓睁开眼睛,来到窗边向外看去。
清晨第一缕阳光恰好破云而至,撒落在白依依身上。
白皙的脸庞镀上一层神圣,根根绒毛也在散发着光辉。
白依依运转精神意念,虽是看着远方的林海、峰峦,却是将诸多景物都收摄到瞳孔中。
普通人视物,都是雷达一样,将自身精气、神念发散出去。
触碰到外界的山川林木,再反馈回来,于精神世界中勾绘外界景物的模样。
普通人的精气神魂本就有限,这一放一收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损耗,于是就会久视伤神。
除此之外,这种视物的方式还容易受到幻术蒙蔽。
而白依依使用的方法,是将外界万物万物都收摄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也就是常说的“识海”。
识海不光是神识的海,还是对外界万事万物认识、辨识的海。
这种方式观视万物,除了不会损耗心神,还能防止被幻术蒙蔽,更好的认清事物本质。
白依依身为白家三代成员,从小就跟随长辈修行、学医,对这些道理知之甚详。
修行已经融入到她生活中行走坐卧的每一处细节,每一分、每一秒。
“唉,可惜此方世界没有灵气,根本无法修行。提升无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损耗,尽可能保持状态,延年益寿。”
白依依是白家派遣到此方世界进行开拓的成员。
准确说,她并不负责开拓,而是为开拓团队提供医疗服务。
“神医,神医,您在吗?工地上又出事了。”
听到这话,正在修行的白依依瞬间披上法袍,来不及洗漱,拿出两张净身符、净衣符使用,问题就解决了。
外面话音还没落下,白依依就已经风似的来到门口。
“别废话,快走!”
工地,一群民夫围成圈,直到“白神医来了”的声音响起,这些人才左右分开,让出一条道。
刚来到中间,白依依就没好气的说:“不是告诉你们了,夜间停工,好好休息,必须保障工匠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嘴上这么说着,手里却不怠慢。
白依依随手取出几根银针扎在伤员身上,随即解开绑缚手脚的绷带。
伤口还在渗血,但是很快就停了下来。
白依依拿出净身符清理伤口污渍,再打了一张回春符上去,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很快就只剩一条浅浅的粉红色痕迹。
如果在其他地方,白依依肯定还会开一堆药和补品,但是这里,白依依没好气的转身走了。
之前,她把姜国那一套医者仁心搬到这里,却没想到,工地上每天意外不断。
都是些致伤不致残,致残不致死的事情。
刚开始白依依还对开拓团队不满,斥责他们不顾工匠人身安全,不把人命当回事。
可是后来白依依才发现,那些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这是一处蛮荒的世界,一处落后的世界,既没开化,也不文明。
是姜国的到来,让他们成为人。
百年时间,这里逐渐有了社会的雏形,无数野人汇聚到开拓点附近定居,用劳动换取食物以及其他物资。
开拓团队的团长是姜国百姓,因为拆迁得到一块建城令,可以在其他世界建立自己的城池、国家。
姜国会协助其开拓,直至站稳脚跟,走上正轨。
但是姜国能提供的帮助并非无限,比如平整土地、开垦荒地、修筑城池等,还是需要人力、畜力。
对土着生灵的雇佣也就顺理成章。
工地管饭,那些土着生灵吃过饭后就会回家。
不是回家上厕所,而是通过催吐的方式把工地上吃的饭吐出去,给配偶和孩子。
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时,白依依三观震碎。
别说她,开拓团中所有成员都表示不解。
这种事只在禽类身上看到过,成年的鸟类外出捕猎,将虫子或者鱼虾吞入胃中,回到巢穴后再反吐出来。
这时候,食物已经被初步消化,变成高糊状,雏鸟可以直接吞吃。
至于兽类,食物会通过母亲的身体转化为乳汁,反吐的现象并不多见。
而那些土着……
他们徒具人形,也接受了文明的曙光,但终究还没有褪去身上的旧习恶俗。
好吧,这个词似乎不太合适。
文明人眼中的旧习恶俗,在那些土着身上,或许就是赖以谋生的手段、本能,是他们无尽岁月中生存下来的天赋。
但白依依还是不能接受。
她向开拓团提议,可以增加土着人的报酬。
开拓团也认真听取了。
毕竟白依依是白家派来的,虽然是跟着做功德镀金的,但医术高明,远胜寻常医者。
开拓团的成员基本都是一家一族一姓,他们也害怕怠慢了医者,导致家人伤病时平白受罪。
些许钱粮,就当是买平安了。
可是,开拓团远远低估了土着生灵。
之前是一家人的口粮,他们反吐,后来口粮翻倍,甚至翻三倍,他们依旧如此。
自己的家人吃饱了,就给族人,自己的族人吃饱了,就给朋友。
总之,就是不能看到身边的人挨饿。
他们自己不吃,体力跟不上,干活的时候总是没状态,时间长了甚至还会出问题。
这下子把开拓团给干沉默了。
异世界开荒本就艰难,钱粮物资基本都是从本土通过传送阵运输过来。
要是王公贵族豪门子弟也就算了,有家族托举,根本不在乎前期的消耗。
但,开拓团的团长是平民百姓,姜国的普通人。
本就是寻常人家,因为拆迁才得了一块地的补偿,族人们想着搏一搏,于是变卖家产一起过来开拓。
如果往百年前数,他们这样的,就是一群流民,带着锅碗瓢盆,背着破衣烂衫,风餐露宿,到处流浪。
都是小门小户,自己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撑不起这么庞大且无意义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