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参悟玄机,开仓放粮孙悟空听得云里雾里,还想再问,却被哪吒拉住。
哪吒虽也未完全明白,但深知师父从不妄言,这偈子必是关键。
对余元恭敬一礼:
“多谢师父指点,弟子等告退。”
离了长生大帝宫,孙悟空兀自嘀咕:
“大帝这话,跟打哑谜似的!什么米非米,山非山?”
哪吒却沉默不语,反复咀嚼着那几句偈子,尤其是“且看那仓廪可实?黎庶腹可充?”以及“答案只在人心藏”。
师父分明是在提示,问题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凤仙郡内!
哪吒猛地停下云头,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悟空:
“猴子!先莫抱怨。你将这凤仙郡一事,从你们进城开始,到你去披香殿所见为止,原原本本,细细再与我讲一遍!任何细节,哪怕你觉得再微不足道,也莫要遗漏!”
孙悟空见哪吒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认真,心知必有缘故,便按下焦躁,从头细说:
“那日我等进城,但见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其将所见惨状、揭榜文、见郡侯等事一一道来。
当说到郡侯设宴款待时,哪吒突然抬手道:
“等等!你再说一遍,那上官郡侯招待你们时,斋饭到底如何?你仔细回想,莫要遗漏!尤其是那米面成色、菜肴多寡,那郡侯神情言语,可有任何不寻常之处?”
孙悟空被哪吒这突如其来的郑重搞得一愣,旋即也沉下心来,仔细回忆:
“俺老孙岂会记错?那斋饭……甚是丰盛!白米饭粒粒饱满,香气扑鼻;面食做得精细,馒头雪白暄软,还有几样精巧素点心;各色时令蔬果,虽无荤腥,但种类不少,且都十分新鲜!量更是管够!八戒那呆子你是知道的,放开肚皮,直吃得顶了嗓子眼,打着饱嗝嚷嚷,说西行路上除了女儿国那几顿,就数这顿最是实在痛快!”
“够了!”
“我明白了!全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快说!”
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
“猴子,你想!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寻常百姓家早已易子而食,为何他郡侯府中能有如此丰盛宴席款待你们?那米、那面、那蔬果,从何而来?”
“应是家中存粮……”
“正是‘家中存粮’!”
哪吒斩钉截铁,
“但这绝非寻常人家省吃俭用攒下的那点口粮!能如此阔绰宴客,说明其家中存粮极多,多到足以在灾年维持他们一家的奢华用度!这已不是‘存粮’,而是堆积如山的‘私藏’!”
“到这你还不明白吗?那米山、面山,根本不在披香殿!就在凤仙郡侯家的粮仓之中!那黄金锁,锁的不是别处,正是那粮仓的大门!那啄米的鸡,舔面的狗,正是郡侯夫妇!他们守着偌大家私,却如鸡犬啄舔巨山,吝啬刻薄,一毛不拔!而那灯焰,便是郡侯心中那点摇摆不定、几乎被私欲压垮的良知与为官的责任!”
哪吒越说越快,语气愈发凌厉:
“玉帝陛下何等身份,岂会真因那点供品小事纠缠三年?那不过是表象,是给那郡侯的一个警告,一个认清自己罪责的机会!上天降罪的真意,并非惩罚他个人失仪,而是警示他身为一郡之主,守着一仓用来救命的米山面山,却坐视治下黎民饿殍遍野,反而只会磕头祷告,怪老天不仁!”
“你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然若执迷不悟,守着渡船却不许人上船,甚至一味责怪为何没有天降虹桥,那便是自缚于苦海,永世难脱!玉帝要看的,不是他磕多少头,烧多少香,念多少经,而是他能否能打开心中那把‘黄金锁’,推开那扇‘仓门’,将米面化为甘霖,润泽生灵!是要他自渡,而非一味祈求上天来渡!”
哪吒这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如同惊雷炸响在孙悟空耳边!
回想起凤仙郡街头的惨状,回想起郡侯府中的盛宴,
回想起自己上天入地却徒劳无功的狼狈……
原来,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一直在跟一个“象征”较劲,却忽略了问题的真正根源,
就在那凤仙郡的土地上,就在那人心里!
一股前所未有的羞愧感涌上心头,让孙悟空这堂堂齐天大圣面皮发烫。
其自诩聪明,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却没能看穿这人心之障!
之前还觉得玉帝气量小,如今看来,气量小、眼界窄的,竟是他自己!
“这厮真把俺老孙当猴耍!”
孙悟空狠狠一跺脚,云气四散,
“被那狗官一番哭诉骗得团团转!若非兄弟你点醒,险些误了大事,也枉担了这齐天大圣的名头!”
羞愧之后,便是滔天怒火。
“兄弟,多谢!”
孙悟空对哪吒一拱手,眼中金芒凛冽,
“俺老孙这便回去,叫那上官狗官,立刻、马上,开仓放粮!若敢迟延半分,定叫他尝尝俺老孙金箍棒的滋味!”
说罢,孙悟空再不停留,身形化作一道急不可耐的金光,如流星坠地般直扑凤仙郡而去!
再回郡侯府,孙悟空二话不说,一把揪住上官郡侯,金箍棒已抵在其咽喉,杀气腾腾:
“上官狗官!你可知罪!”
郡侯吓得魂不附体:“长……长老……何出此言啊?”
“悟空!休得无礼!快快放手!”
三藏见状,又惊又急,连忙上前劝阻,
“你这是做什么?郡侯大人乃一地父母官,纵有过失,也当以理服人,岂能动辄兵刃相加?还不速速收起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