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房门打开,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正站在门口。
看到我,他明显愣了一下。
紧接着,青年注意到了蒋楚楚。
他一脸疑惑,问道:“蒋小姐,你怎么在这里?”
我看向蒋楚楚。
没想到,她竟然还没有求助青年,只是没好气地骂道:“我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过问了?”
“没看到我现在很忙吗?”
“滚蛋!”
青年脸色一僵。
他马上低下头,低声道歉:“对不起蒋小姐,我现在就走。”
看样子,青年平时也是被蒋楚楚欺负得抬不起头。
不过,他想走,我却不想让他走。
我直接说道:“等等!”
青年马上停下脚步,疑惑地望着我。
我看着他,直接说道:“蒋小姐刚刚在找她今天晚上录的新闻,一直没找到,你知道在哪吗?”
青年愣了一下,当即说道:“那个新闻明天早上要放映,录影带已经转到放映办公室了。”
顿了一下,青年又看向蒋楚楚,说道:“蒋小姐,需要我去拿过来吗?”
蒋楚楚神色慌张,急道:“不用!”
“我现在不想看到你,你马上滚蛋!”
“一会儿我自己去!”
青年脸色有些难看。
但是,他还是不敢反驳蒋楚楚,只是闷声答应。
只不过,我现在完全信不过蒋楚楚!
我再次开口,留下了青年。
青年一脸不解地望着我。
我直接说道:“能不能麻烦你,把那卷录影带拿过来?”
青年只是愣了一下,马上就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请你等一下,我马上就过来。”
我随口客气了一句:“谢谢。”
青年答应一声,马上出门。
当房门重新关上。
我回头看着蒋楚楚。
蒋楚楚的神色慌乱,眼神飘忽,根本不敢看我。
我看着她,直接说了一句:“蒋小姐,你的记性好像不是特别好。”
蒋楚楚整个人一激灵,眼中闪过一抹恐惧!
紧接着,她抬起头,望着我,战战兢兢地说道:“赵先生,我……我……我不是故意的!”
“我是……我是……是……是今天一直在忙,忙得我晕头转向。”
“这时候都半夜了,我就……就记混了。”
“我真不是故意的!”
我看着她慌慌张张的样子,听着她满嘴谎言,真的是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
我没有拿她当傻子。
她却反复拿我当傻子。
看来,她真的是很欠揍!
不过,现在还不是揍她的时候。
总要等我看到了她真正录制的新闻,再说!
我盯着蒋楚楚没有说话。
但是蒋楚楚已经被我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哆嗦。
实话实说,我其实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她已经这么害怕了,为什么还不说实话?
还是要藏着掖着?
难不成,谢莹莹比我还可怕?
不能吧?
我的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不过紧接着,我就想起来一件事情。
谢莹莹这个女人,确实非常狠!
当初,她为了能当上谢家的“掌门人”,不惜父女反目,想要做掉自己的父亲。
甚至,她的亲兄弟谢文远,也是因她而死。
她一个女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非常狠!
这个女人,不简单。
老话说,最毒妇人心!
这句话放在谢莹莹的身上,还是挺贴切。
这时,房门再次打开。
此前离开的青年,拿着一卷录影带,去而复返。
他看着我,直接说道:“先生,这是蒋小姐今天晚上录制的新闻,要帮你播放吗?”
我直接点了点头,客气了一句:“麻烦你了。”
青年一口答应,马上走向一旁的放映机。
在他准备放映机的时候,我转头看了一眼蒋楚楚。
蒋楚楚面如死灰,失魂落魄。
看样子,她已经放弃了。
我真的有些好奇。
不知道这卷录影带中,究竟有什么,竟然让她这么谨慎?
这时,电视中出现了蒋楚楚的声音。
我马上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蒋楚楚一身黑色西装,搭配白色衬衣,出现在镜头前。
画面的背景,正是我们所处的演播厅。
蒋楚楚面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我想,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时间,谢氏集团的总裁谢莹莹女士,一直在试图推进码头区的拆迁工作。”
“但是,这件事情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阻力,我们曾经几次联络谢莹莹女士的办公室,试图了解。”
“但是可惜,谢莹莹女士对这一点讳莫如深。”
“我们也曾想办法联系码头区的住户,进行采访。”
“我想,有的观众朋友们应该还记得那一次采访。”
“那一次,码头区的郭大叔一家,指责谢莹莹女士非法绑架他们,并欺骗他们签署非常不合理的拆迁补偿条款。”
这件事情,我还记得。
那一次,郭大叔被谢莹莹派人绑架,我和大饼去救人。
只可惜。
后来这个案子还是由黎街的古惑仔顶罪,并没有对谢莹莹造成丝毫的影响。
不,也不能说丝毫的影响没有。
但是也只是令谢莹莹消停了一段时间。
后来,她又鼓捣了一个“问卷调查”,整天在码头区瞎扯淡。
我一边想着,一边看着电视。
电视上,蒋楚楚说道:“关于码头区拆迁的阻力,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种各样的理由、可能层出不穷,令人无法分辨。”
“我们不愿意相信,优秀的企业家谢莹莹女士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同样,我们也不认为那些不辞辛劳的码头工,需要为谈判失败负责。”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为了这件事情,我们的调查人员深入码头区,先后找到了超过一千位不同年龄层,不同工作,不同性别的码头区生活的人,对他们进行采访,还原事实的真相。”
“
听到这话,我的心里“咯噔”一声。
我突然明白了。
谢莹莹安排的问卷调查,并不是想要通过这种笨办法,一点点的“蚕食”码头工。
她是要做新闻!
而是大新闻!
是那种一旦曝光,就会令码头工声明扫地,令他们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靠!
这个谢莹莹,真的是太阴险了!
我正在考虑,电视的画面一转。
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画面中的场景,正是谢莹莹安排的调查问卷的场景!
这时候,几个参与问卷调查的码头工正在振臂高呼:“我们要海城的户口!”
几个码头工,不断地大喊大叫,表达着自己对谢莹莹提出价格的不满。
同时,又提出码头区的拆迁补偿,不应该低于每平方米五千块。
而且,拆迁的时候不仅需要赔钱,还要赔偿相应面积的住房,还有生活补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