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心中有气,自已的孩子,丈夫一个个的都偏袒苏雪梅,自已不过是多问了句苏雪梅为什么要在京城祈福,不回江南苏州,如此也有更多的人在身边照应。
就这么一句,便招来了丈夫张闻君的指责,说她不顾手足姊妹之情,容不得年轻守寡的妹妹。
几个儿女也是话里话外的怪她对苏雪梅过于尖酸刻薄。
原主感到无比的冤枉。
说她对苏雪梅刻薄。
这简直是无中生有。
自已打小在庄子里长大,快到嫁人的时候被接回府,还是为了代替苏雪梅嫁给张闻君。
她只是读书少,只是不如苏雪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并不代表她傻,她什么都不懂。
原主很清楚自已不讨父母的喜欢。
也不敢拿自已和府中的哥哥弟弟还有妹妹比,她小心翼翼的讨好苏父苏母,给苏雪梅想要的,即便是最后知道了自已是替苏雪梅嫁人,她也不敢有怨言。
嫁人后,她努力的让自已越来越好,不给娘家蒙羞,即便是受到了别人的白眼,她也只能默默的消化。
尤其是苏雪梅守寡和离以后,娘家人便话里话外的说她抢走了苏雪梅的福气,才导致苏雪梅年轻守寡。
原主委屈,不服气,但是还是会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苏雪梅。
自已的首饰宝贝,苏雪梅只是多看一眼,哪怕自已再喜欢,原主也会将宝贝送到苏雪梅手上。
她自认为自已做的已经足够好。
但不论她做的再多,身边的人永远都在指责她做的还不够多!
永远都是站在苏雪梅的那边指责她。
原主就是泥捏的,那也是有脾气的。
自已都快死了,人生的路都走到了尽头,结果这些至亲都还在替苏雪梅说话,替苏雪梅考虑,丝毫不顾她的感受。
她不理解,自已哪里比不上苏雪梅?
至于这些人都一心一意的替苏雪梅打算?
说不恨那是假的。
苏雪梅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人替她去争。
而自已费尽心思,努力经营的一切,却还要被人说小心眼,斤斤计较,太过于钻营。
凭什么呢?
苏雪梅的苦难又不是自已造成的。
凭什么最后还要自已让步妥协?连自已的孩子也要喊她苏雪梅母亲?!
苏雪梅不争不抢,人淡如菊。
即便是暂住这城外寺庙,那也是享受的,从未吃过一点苦。
张闻君进了苏雪梅的落脚处,眼前陡然一亮——与外面的单调乏味的景色不同,自打进了苏雪梅的院子,便处处都是别具一格的风景。
且看那价值十两一盆的春兰,花开的极为灿烂。
再看那本应开过的牡丹,此刻却争先恐后的绽放,十几盆不一样花色的牡丹错落有致的摆放在门口,那叫一个好看。
而这些,都是别处香客没有的。
至于为什么别人没有,而苏雪梅有?那就要问问张闻君了。
苏雪梅爱牡丹和兰花,他就重金求购牡丹。
为了让苏雪梅春后初夏也能看到牡丹开花,他便专门养了花匠精心伺候,光是维持温度的冰块与炭火,就是一笔不小的钱。
而这些,都是原主这些年赚的。
也就是说,苏雪梅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人心甘情愿的捧上一切送到她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