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伤亡数字(1 / 2)

第16师团,京都师团。

战前状态:约2.5万人,淞沪战役末尾才登陆华中战场,攻破锡澄防线和后续南京战役后已有伤亡,但依托幕府山,乌龙山坚固的永备要塞群进行防御,拥有重炮,易守难攻。

内战前,该师团剩余1.8万人左右,战后余8千人,减员总体约1.7万人。

此战中,第16师团也属倒霉,被海军重点照顾。

所坚守的乌龙山,幕府山炮台是关东军和海军的心腹大患。

海军“出云”号巡洋舰的203主炮和关东军重炮进行了长时间联合炮击。

炮台护垒被逐一摧毁,暴露的炮兵阵地遭到海军航空兵的俯冲轰炸。

至战斗结束,第16师团的野战重炮兵第22联队已名存实亡。

随后第16师团试图从水路向下游撤退的部队,主要是工兵和后勤单位。但遭到海军舰艇的拦截扫射,运输船被击沉,人员溺亡无数。

但好在最后时刻,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接受了寺内寿一的命令,选择提前投降,大部分部队选择了有组织放下武器,这避免了最后阶段的屠杀式损失。

但伤亡如此巨大,也意味着整个师团的战斗意志彻底崩溃。

。。。。。。。。。

第13师团,一路从淞沪杀到南京,这次内战后,统计该师团仅剩不足三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因为一直坚守抵抗,士兵多死于混乱的街垒战斗和“叛军”逐楼清剿时的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攻击,死状凄惨。

第18师团,久留米师团,第114师团,宇都宫师团。

在向句容方向突围时,遭华北第14师团预设阵地迎头痛击。

突围部队缺乏重武器,在对方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下伤亡枕藉。

各自减员超过40%,冲锋队伍在开阔地被成片扫倒,突围失败后士气彻底崩溃,溃退回出发阵地。

另外华中派遣军工兵,后勤,航空地勤等辅助人员,约1.5万人被卷入战斗。

许多非战斗人员在混乱中被双方误杀。

伤亡率估计在30%-40%,约5000人。

还有就是华中派遣军的几支陆航中队,几乎是被海航战机追着绞杀,最后几乎不敢起飞应敌。。。。

。。。。。。。。

华中派遣军总损失评估:参战总兵力约15万人。

伤亡,被俘,逃亡者总计超过8万人。

其中,阵亡和因重伤短期内失去战斗力者预计超过3万人。

这还不包括大量在混乱中被“叛军”清算处决的“松井死忠”,以及被己方督战队以“动摇军心”,“临阵脱逃”罪名枪毙的士兵,这部分“非战斗减员”难以统计,但保守估计不下数千人。

整个华中派遣军的组织架构和战斗力被彻底摧毁。

。。。。。。。。。。。。。

另一边“叛军”胜利背后,也付出了昂贵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