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娃有了这笔捐助,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不用去孤儿院。
村长召集村干部连夜开会商讨,怎么样将这笔钱原封不动的用到三个孩子身上。
为了避免有人收养孩子侵吞钱财,他们几番讨论后决定收养家庭除了能得到当初承诺补贴的部分口粮,每个孩子每个月还能拿到三块钱。
通知一出,果然村里连带着十里八乡都有不少人家表达了愿意收养的意愿,村长带着人一一调查比对。
明显冲着钱来的或者原本就孩子很多、入不敷出的家庭,第一时间筛选掉。
当然他们只做初级筛选,最终意愿还在孩子们手里。
结合提出收养意愿家庭的当前经济状况和成员组成,他们一共选出了五家,约定好时间让他们与孩子见面互选。
这五家有两家是城里的职工家庭,夫妻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生育,就想挑选一个有眼缘的孩子当亲生的养。
剩下的三家,两家是附近的村户,一家是郊区的猎户,家里有儿或有女,条件不好不坏,但都是厚道人家。
经过现场的相处,三个女娃娃最终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相对偏小的两个跟两对城里无法生育的夫妻看对了眼,正好他们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年纪小些忘性大,从小培养感情以后也更亲近。
剩下年龄最大的女娃在村户和猎户中,最终选择了猎户。
7-8岁的女娃已经记事,她不想留在原地回忆痛苦的往事,就选择了跟随猎户去新的地方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