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许你鲜衣怒马 > 第553章 大闹焚天宗

第553章 大闹焚天宗(2 / 2)

“是本王低估了她的毒辣,竟能屡次在王府内动手脚。”

话音刚落,昨夜那种五脏六腑似被烈火灼烧的剧痛突然涌上脑海,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额发,眼前甚至闪过几道模糊的痛苦幻象。

厉王闭了闭眼,强压下翻涌的不适,眼底掠过一抹冷厉的寒光。

夜晚……

暗影如鬼魅般掠过廊柱,玄色劲装几乎与昏暗的殿角融为一体。

暗卫单膝跪地,头压得极低,声音平直无波。

“王爷,圣女此行目的已查清。其一,救走耶律安卡;其二,潜入摄政王府盗取边境布防图。”

暗影顿了顿,续道:“如今假的耶律安卡已被她们劫走,下一步便是谋夺布防图。圣女另有毒计——欲除王爷性命,再构陷摄政王妃医术不精、草菅人命,逼摄政王休妻,而后取而代之嫁入王府,伺机窃取布防图。眼下,她已暗中在王爷膳食汤药里下了多种毒药,只待事发嫁祸王妃。”

端坐于紫檀木椅上的厉王指尖猛地攥紧了玉扳指,眸底寒芒乍现。

厉王低笑一声,语气却冷得像淬了冰。

“好个恶毒的心思。她当厉王府是任人撒野的地方?”

“传本王命令,”

厉王抬眼,眼底翻涌着狠戾,“她给本王下的药,剂量加倍,原封不动还给她。即便圣女死在本王府中,本王也有说辞——只消禀明父皇,是她不愿嫁入厉王府,自购毒药在府中自戕。”

他指尖轻叩桌面,沉声道:“将她派下人购毒的所有凭证,一并呈给父皇。铁证如山,看她如何狡辩!”

翌日……

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京城的朱雀门外已响起震天的马蹄声与甲叶碰撞声。摄政王的玄甲军列着整齐的方阵,如一条黑色巨龙浩浩荡荡涌入城门,旗帜上的苍鹰徽记在晨光中猎猎作响。

队伍中段,两辆盖着黑布的马车格外扎眼,车板上赫然停放着两口朱漆棺材,一口载着昔日权倾朝野的国舅秦时月,另一口则装着殒命七星岭的太子萧铭轩。

消息早已像长了翅膀般传遍京城,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边,伸长脖子探看。

有人盯着棺材窃窃私语:“太子在七星岭养了三年私兵,听说被缴了三千多人,还有小山似的刀枪甲胄,这下子死得一点不冤!”

也有人面露忧色:“储君没了,下一个是谁?怕是京城又要乱了。”

喧闹中,一阵清脆的欢呼突然炸开。

“摄政王来啦……”

队伍前方,身披银甲、骑在白马上的摄政王身姿挺拔,面容冷峻,引得街边少女们红了脸颊。

她们踮着脚挥舞手帕,清脆的喊声此起彼伏:“摄政王千岁!”

更有大胆些的,将绣着花卉的锦囊往队伍里抛,盼着能被他不经意间瞥见。

“摄政王千岁!”

随行的将士们被这阵仗闹得心头火热,见少女们个个眉眼如画、笑靥盈盈,纷纷挺直腰板,嘴角忍不住上扬,连行军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

甲胄的冷硬与少女的娇俏,在晨光里交织成一幅奇异的图景。

金銮殿……

金銮殿上香烟缭绕,早朝的肃穆氛围被骤然打破。

萧慕寒一身银甲未卸,带着战场的凛冽气息,率两名佩刀将士大步踏入殿中,玄色披风扫过金砖地面,留下一阵沉肃的风。

满朝文武闻声侧目,端坐龙椅的老皇帝放下朱笔,眉头微蹙。

萧慕寒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如铁:“父皇,儿臣幸不辱命。太子萧铭轩为秦时月所杀,儿臣已将秦时月就地正法。其藏匿于七星岭的私兵尽数押解回京,数千件私藏武器也已全部充公。”

萧慕寒抬眸,目光锐利如鹰:“太子与秦时月的遗体,已送往废后修行的庵堂。只是太子党羽遍布朝野,儿臣斗胆请示父皇,该如何处置?”

话音落,殿内瞬间死寂。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身子微微发颤,悄悄垂首不敢与萧慕寒对视,生怕被牵扯进太子案中。

老皇帝沉默片刻,忽然抚掌大笑。

“好!本令你去剿匪,你却端了太子的老巢,真是意外之喜,功不可没!”

老皇帝眼神扫过阶下群臣,沉声道:“太子党羽一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

萧慕寒应声起身,向身后将士递了个眼色。

两名将士立刻上前,将一叠泛黄的密信与一枚刻着诡异纹路的铜制兵符捧至御案前。

“父皇,”萧慕寒声音冷冽,“这些是儿臣从七星岭搜出的密信,皆是太子与各地官员私通的证据。这枚私铸兵符,更是他图谋不轨的铁证。”

龙椅上的老皇帝手指重重叩击御案,沉声道:“传朕旨意——”

满殿文武瞬间屏息,躬身听训。

“萧铭轩德行有亏,豢私兵、谋不轨,即刻废黜其太子之位,按亲王礼制好生安葬,留他最后一丝体面。”

老皇帝语气冷硬,顿了顿又道,“秦时月身为皇商,不思忠君报国,竟敢行刺太子,罪大恶极!着即诛其九族,家产尽数抄没,此事便交由摄政王全权负责。”

老皇帝目光扫过阶下瑟瑟发抖的群臣,声音愈发威严。

“至于太子党羽,朕给你三日时限彻查。凡参与谋反者,一律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听候发落;未直接参与但有牵连者,官降三品,以儆效尤!”

萧慕寒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银甲在殿内烛火下泛着冷光。

“儿臣领命,定不辱父皇所托。”

声音掷地有声,震得殿外廊下铜铃轻轻作响。

一个时辰之后……

玄甲军的马蹄声刚在摄政王府门前停歇,萧慕寒便掀鞍下马,银甲上的征尘尚未拂去,脚步已匆匆踏入府中。

萧慕寒目光扫过庭院,却没看见那抹熟悉的身影,眉头瞬间拧紧。

“暗卫何在?”

萧慕寒唤来候在廊下的暗卫,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属下在……王爷有何吩咐?”

“王妃不在府里吗?”

暗卫单膝跪地回话:“回王爷,昨夜厉王突发恶疾,王妃闻讯后便赶去厉王府诊治,至今未归。”

“厉王府?”

萧慕寒眸色一沉,不等暗卫多言,转身便往府外走。

萧慕寒甚至顾不上卸下沉重的盔甲,径直翻身上了那匹神骏的黑马,缰绳一勒,厉声喝道:“驾!”

黑马长嘶一声,四蹄翻飞,载着一身凛冽杀气的萧慕寒,朝着厉王府的方向疾驰而去,沿途卷起阵阵尘土,惊得路人纷纷避让。

厉王府的庭院里,青石板铺就的石桌上摆着一副象棋,阳光透过茂密的梧桐叶,在棋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厉王与莫千尘相对而坐,两人面色已无病容,显然已痊愈。

“圣女那点心思,真以为我们玄武国摄政王府那么好进去的?想嫁进王府,盗取边境布防图……那是做梦。”

厉王执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语气带着几分不屑。

莫千尘捻着白子轻笑:“她倒想得美,玄武国的边境布防图藏得何等严密,岂是她轻易能偷的?再说,她给你下的那些毒,如今反成了扳倒她的铁证。”

“嗯……对啊……真是愚蠢……”

两人正低声商议着除奸之策,院外传来吴风的声音:“王爷,摄政王到了。”

话音刚落,廊下已响起沉重的脚步声。

萧慕寒一身银甲未卸,带着一身风尘与锐气大步走入,玄色披风扫过阶前的青苔,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庭院中,随即定格在厉王与莫千尘身上。

厉王指尖捏着棋子顿在半空,抬眼看向一身银甲的萧慕寒,语气带着几分意外。

“三皇弟,你怎会突然过来?”

“本王来接王妃回府。”

萧慕寒目光扫过庭院,未寻到云可依的身影,眉头皱得更紧,语气沉了几分。

“王妃?”厉王闻言一愣,随即放下棋子,“天还没亮她就离开了,按理说早该回摄政王府了,难道还没到?”

“至今未归。”

萧慕寒的声音里已透出明显的急切,周身的寒气又重了几分。

厉王脸色一沉,转头冲廊下喝道:“吴风!”

护卫吴风立刻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属下在。”

“到底怎么回事?你可知摄政王妃的下落?”厉王沉声追问。

吴风面露难色,低头回道:“属下不知。不过昨夜王妃来时,摄政王府的四大影卫也随侍在府中候着,或许他们知晓王妃离开后的行踪,王爷可问问他们。”

吴风抬头回话,语气笃定:“今早王妃离开之后,特意让四大影卫回来协助保护王爷,眼下他们还在暗中盯着圣女的动向。属下这就去把人叫来,问问他们是否知晓王妃行踪。”

说罢,吴风起身快步朝府外走去,脚步急切。

莫千尘起身从石桌上提起茶壶,给一旁空着的青瓷茶杯斟满热茶,递到萧慕寒面前,温声劝道:“阿寒,别急。可依她自身会武功,身边还有青竹、青衣两位武艺出众的女暗卫跟着,寻常人伤不到她。”

莫千尘顿了顿,试图缓和气氛:“说不定是路上遇到了相熟的女子,结伴去逛街了,你先喝口茶歇歇,等影卫来了便知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