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渊出任委员会委员长。
同时,赋予了副委员长一项制衡权力:
对委员会已通过但尚未正式施行的决议,拥有复议权。若副委员长对某项决议持有强烈异议,可启动复议程序,要求委员会重新讨论。
然而,最终的权力天平,由一项至关重要的条款锁定:委员长(顾承渊)对委员会任何决议,拥有一票否决权。
当这一条款被宣读时,会议厅内再次出现了刹那的寂静,卫靖方和武向林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最终,他们没有提出异议。
大势已定,实力使然。
中州战区以其无可匹敌的力量和主导地位,拿到了这个新生联合体的最高权柄。
而“周邦末世紧急军事委员会”的雏形,就在这间灯火通明的会议厅内,在这复杂的心态与利益的交织中,初步奠定了下来。
一个以中州战区为核心,整合了四大战区力量的庞然大物,开始显露出它的轮廓。
周邦末世紧急军事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周邦境内原先六大超级军事集团(五大战区+中州战区),已有4大超级军事集团完成初步整合,一个新的、具有空前权威的权力核心已然诞生!
过去那种各地军区、幸存者势力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甚至相互提防的松散状态被彻底打破。
未来,委员会能够轻松凭借其汇聚的庞大军力、工业潜力和科技优势,瞬间获得了压倒性的体量优势,成为末世后周邦事实上的“正统”代表。
任何尚存的势力,在接收到这则信息后,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是选择归附,融入这个新兴的体系,还是继续独立,面临可能被这个庞然大物视为障碍甚至敌人而予以清除的风险?
这道选择题,残酷地摆在了所有幸存者领袖面前。
委员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政治磁石,随着时间流逝,会对各散落力量形成强大的吸附力!
但同时,委员会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内部的博弈与挑战依然存在。
顾承渊的“一票否决权”确立了中州战区的绝对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三位副委员长会完全沦为附庸。
他们手中的“复议权”以及在常委席位的票数,依然能在具体事务上形成制衡。
未来的委员会内部,必然充斥着合作与竞争、整体利益与战区本位主义的矛盾。
同时不同战区的部队、不同的指挥体系、不同的行事风格,要融合成一个高效的整体,需要时间和磨合。
命令的执行效率、资源的调配公平性,都将面临考验。
而委员会的成立,无疑会改变与周邦境内其他非委员会势力(如某些独立军事割据势力、大型民间幸存者团体)的关系。
是合作、威慑,还是征服,需要委员会审慎应对。
同时,如此庞大的人类势力聚合,是否会引来更强大、更智慧的变异生命体的针对性反应,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总的来说,“周邦末世紧急军事委员会”的诞生,是末世后周邦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它标志着周邦国内力量从分散走向联合,从被动防御转向寻求战略主动的开始。
它为一个统一、高效、有能力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政治军事实体奠定了基础。
虽然前路依然布满荆棘,内部整合与外部威胁并存,但至少,希望的火炬已经被更高地举起,照亮了在废墟中重建秩序的可能性。
周邦的末世篇章,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