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华连连摇头。
宋思铭也劝说梁启政,而且是有理有据地对梁启政说道:“梁县长,你现在走,回到昌顺是凌晨三点,凌晨三点,你回去了能干什么?”
“这倒也是。”
宋思铭的话,还是有说服力的。
凌晨三点,梁启政也不可能把手下都从被窝里薅起来,跟着他去抓人。
“那就休息一下。”
梁启政最终妥协。
宾馆就没必要去了,宋思铭的房子就有空着的卧室,孙国华和梁启政一人一间,直接睡下。
不过,梁启政的休息一下,当真是一下。
凌晨三点多不到四点,睡了五个小时的梁启政弹射起床,并叫醒孙国华,披着漫天的星星,赶回昌顺。
等宋思铭听到声响,穿好衣服,走出卧室,孙国华和梁启政早就没了踪影。
由此也能看出,梁启政压抑太久了。
以前很多事不能做也不敢做,所以,只能憋着,现在憋到极点,终于可以释放了,自然是不愿多等哪怕一分钟。
宋思铭只能给孙国华发了个短信,让孙国华和梁启政路上注意安全。
本来,宋思铭还想睡个回笼觉的,结果也睡不着了。
早上,宋思铭早早地吃过早饭,早早地来到市商务局,开始了一天工作。
上午会见了两拨客商,中午趁着吃饭的间隙,宋思铭给百强机械的老板罗百强打去了电话。
“罗总,你的智能机器人项目搞得怎么样了?”
宋思铭问罗百强。
“宋局,不搞不知道,一搞吓一跳,这玩意是真烧钱啊!”
罗百强满是感慨地对宋思铭说道。
以前,他搞的是传统机械制造,通常一条生产线的研发成本,也就是几百万,顶天了上千万。
可自从搞起智能机器人,几百万上千万,根本就不叫钱了。
光是研发团队一个月的工资,就要上千万,研发成本更是高得吓人,短短两个月,已经烧进去了快两个亿,却连一个成品都没看到。
“资金上是不是存在压力?”
宋思铭又问罗百强。
“确实是有些压力。”
罗百强实事求是地说道。
百强机械并不是彻底转型,原来的业务都还干着,智能机器人属于新增项目,传统机械制造利润本身就低,卖几条大型生产线的利润,都不够智能机器人这边烧一个月。
“我给罗总介绍一个合作伙伴怎么样,分摊一下资金压力?”
宋思铭先征求罗百强的意见。
“合作伙伴?分摊资金压力?”
“好啊!”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罗百强可能会考虑考虑,这会不会是一个坑?但这话从宋思铭口中说出,根本不用考虑。
罗百强太了解宋思铭了,宋思铭是一个负责又细心的人,肯定是把坑的可能排除了才会向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