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练兵(1 / 2)

首都工人体育场,球场之中,沸声若雷。

数万中国球迷在主场尽情宣泄着兴奋的狂潮。

“日内瓦!点球!”

整齐划一,足令整个球场震动的呼声下,主裁判伸手指向十二码。

重放的镜头在球场大屏上出现。

中国队利用一次极具效率的反击,王昊铭手抛球出来,姚镇均一脚直传找到拉开到边路的苏郁,后者磕球变向过掉对手后,带球突进向前,一脚贴地大弧线精准越过防守来到何羡脚下。

何羡在禁区线上闪转腾挪,在自己的内切领域中假射吸引对手伸腿阻拦,实则扣球突入禁区,补防过来的芬兰后卫捷尔罗斯基随即在禁区中勾中了何羡的射门脚。

何羡应声倒在禁区,主裁判尖锐的哨声第一时间响起。

何羡作为队内的第一点球手站上罚球点。

“助跑,打门!”

虽然打了一记半高,但是胜在球速和角度都是上佳,即便芬兰的门将猜中方向,何羡还是将点球稳稳命中。

比分牌应声跳动。

中国队1:0芬兰队。

因为是友谊赛,何羡进球之后倒也没有表现得太过兴奋。

真正值得他回味的,是方才中国队在15秒内,仅仅通过几个人几脚传递,便跨越从禁区到禁区的距离,将进攻推进到对手门前。

这种行云流水一般的反击效率,让何羡心驰神往,畅快不已。

这才是他在马德里体育的正常节奏。

赵安云过去太强调球权的控制,以及阵地进攻中的传递跑位,虽然看上去中国队打出了写意的三角配合,但实际上的进攻威胁反而是下降了。

中国队主打控球的那几场比赛里,场均射门和射正,以及禁区内威胁进攻的数据都全面落后于以往。

曾经那支在世界杯上4:4巴西,4:0土耳其,甚至是后来亚洲杯决赛7:0日本队的中国队,在这两年中战绩平淡了太多。

尽管场面上看上去给球迷一种从容有度的感觉,但是总归是少了几分锐意进取的气魄。

而现在,赫尔贝克正在将这股锐气重新塑回给中国队。

大范围的高速转换,极快的传切速率,并不一昧追求向前传球的成功率,而是追求向前进攻的速度。

只要能够频繁将进攻打进对手禁区,依靠阵形压上后的反抢和二次进攻能力,在一轮反击中持续对对手造成如潮水般袭涌的压力。

这就是赫尔贝克所追求的战车式足球。

一旦球队发动,车轮履带滚滚碾压过去,持续施加压力,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要么碾平对手的堡垒。要么被对手洞穿装甲。

而以中国队这么多年延续下来的极高进攻转化率,这一套打法,往往带给对手极强的压迫感。

在看到队员们得心应手地适应并融入自己这一套战术,赫尔贝克脸上浮现出几分自得的笑容。

他的战术远没有过时,只是要完整演绎这套战术,需要一支具有极高执行力的球队而已。

既然两场比赛差不多验证了战术的可行,那么接下来,就该是专项训练了。

赫尔贝克和赫迪森微一耳语,后者心领神会,来到场边对着队员们大声呼喊。

“强度!稳住节奏,提升强度,不要躲避对抗,积极逼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