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纪事
入夏的坤宁宫总是比别处多几分凉意,这凉意并非来自于那几竿青翠的竹子,而是来自于这深宫中的寂寥与清冷。廊下挂着的竹帘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阶前那几竿竹子,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宫廷中的寂寞。叶尖凝着的水珠顺着纹路滚落,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晕开一小片湿痕,就像那宫女们眼角的泪痕一般。
林皇后静静地坐在窗边的紫檀木椅上,她的身影在这宽大的宫殿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的手里捏着一本摊开的《女诫》,然而她的目光却并没有落在书页上,而是望向窗外那片被阳光晒得发亮的竹影,仿佛那竹影中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她的注意力。
“娘娘,陛下那边遣人送了滋补汤来。”林嬷嬷端着一个描金漆盒,脚步轻盈地走进来,她的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林皇后的沉思。林嬷嬷是看着林皇后嫁入宫中的,从最初那个明艳张扬的太子妃,到如今沉静温婉的皇后,二十余年的时光,都在这坤宁宫中悄然流逝。这坤宁宫的一砖一瓦,都见证了林皇后的成长与变化。
林皇后闻言,才缓缓收回目光,看向那漆盒。盒盖打开,里面是一个白瓷炖盅,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药香混着鸡汤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汤面上浮着一层淡淡的油花,里面卧着几颗饱满的红枣和枸杞,一看便是精心熬制的。
“陛下倒是有心了。”林皇后拿起银勺,轻轻搅动着汤,语气听不出喜怒。
她与言文帝成婚三十载,从潜邸到深宫,一路相伴走来,可不知从何时起,两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尤其是淑妃入宫后,陛下的心思便大多放在了淑妃身上,坤宁宫反倒成了冷清的地方。
林嬷嬷将一旁的小几挪到皇后身前,叹了口气:“娘娘,老奴知道您心里委屈,可陛下终究是念着您的。这汤是御膳房特意按您的体质熬的,加了当归、黄芪,还有长白山的人参,熬了足足三个时辰呢。”
林皇后舀了一勺汤,送到嘴边,温热的汤汁滑入喉咙,带着一丝微苦,却又很快被鸡汤的鲜甜中和。她慢慢咽下,才开口道:“嬷嬷,我哪有什么委屈。入宫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早就想开了。”
“想开了就好,想开了就好。”林嬷嬷连连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欣慰,“您看太子殿下,如今已经长成了,沉稳又有担当,再过两个月,八月初六就是他的大婚之日,到时候您就能等着抱皇孙了。三皇子秦王,也是个孝顺的,前几日还特意从宫外寻了上好的燕窝送来,说给您补身子,还说您最近总咳嗽,给您配了润肺的药膏,天天都让人来问安呢。”
提到孩子们,林皇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
太子秦君泽,乃是皇后所出,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才智,深得皇帝喜爱,故而被立为太子。自那以后,他更是勤奋好学,日夜不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更对治国理政有着独到的见解。朝中大臣们对这位太子赞不绝口,皆认为他将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君泽这孩子,确实是我最大的骄傲。”林皇后微笑着说道,眼中流露出对长子的无尽慈爱与自豪。接着,她话锋一转,提到了次子秦君熠:“君熠这孩子,也是个乖巧顺从的好孩子。前几日他还特意来给我请安,说最近正在研读《资治通鉴》,遇到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还想找太子哥哥请教呢。”
林皇后言语间,对秦君熠的评价颇高。她认为次子虽然不如长子那般天资聪颖,但心地善良、性格纯良,将来必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王爷。
“可不是嘛。”林嬷嬷接过皇后手中的空碗,擦了擦碗沿,“还有四皇子和云溪公主,虽然年纪小,可也懂事得很。四皇子如今跟着太傅读书,每天都早早地去上书房,从不迟到早退,太傅还常夸他聪明,一点就通。云溪公主还跟着陆大小姐学医术,也是兴致勃勃的,每天都拿着药草图册看个不停,还学着辨认草药,上次还特意采了几朵薄荷,说给您泡茶水喝,能清热解暑呢。”
林皇后听到这里,眼角的笑意更浓了。四皇子秦君彦和云溪公主是她最小的两个孩子,两人是双胞胎,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四皇子性子沉稳,像极了太子,而云溪公主则活泼好动,却又十分贴心,常常黏在她身边,说些孩子气的话,逗她开心。
“云溪那孩子,倒是有几分韧劲。”林皇后想起前日云溪拿着一本《本草图经》,指着上面的草药问她是什么,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没想到陆大小姐的医术很是精湛,云溪能跟着她学,也是个机缘。不过她年纪还小,也不用逼她,让她跟着玩玩就好。”
“娘娘说得是。”林嬷嬷笑着说,“陆大小姐也说了,云溪公主有学医的天赋,性子又细心,以后说不定能有大出息呢。不过她也不会逼公主,就是教她认认草药,看看图册,偶尔教她熬个简单的汤药,公主学得可认真了。”
林皇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竹影被拉得长长的,落在地上,随风轻轻晃动。坤宁宫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宫女走动的脚步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宫乐声。她知道,景仁宫此刻一定很热闹,陛下大概正陪着苏妃和五皇子说笑吧。
不过她已经不在乎了。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了这份冷清。只要孩子们都好好的,太子能顺利继承大统,她便没什么可求的了。至于陛下的宠爱,有或没有,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嬷嬷,你把汤盅收了吧。”林皇后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带着竹子的清香。“让宫女们把院子里的落叶扫一下,再洒点水,免得午后太热。”
“哎,老奴这就去。”林嬷嬷应了一声,端着汤盅退了出去。
林皇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屋顶,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轻轻叹了口气,深宫岁月,漫长而寂寥,可只要心中有牵挂,便总能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