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收到战报的片刻功夫,刚才还与自己谈笑风生的两人,已是精气神不在。
就好像...转瞬间几年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再难见当年意气风发。
英雄迟暮,莫敢再提当年勇。
望着面容哀痛,苍老了不止一岁两岁的爱卿们,李二陛下心里同样是压抑得喘不过气。
不过,相较于关心则乱,思绪迟钝的房玄龄。
皇帝仍清晰记得,收到第一封绝笔时,有关席君买行程上的蹊跷。
可...真的该在这个时候,怀疑李斯文绝笔的目的么?
就算这其中,藏着李斯文尚不为人知的算计——
可两封绝笔中,此二子表现出的忠勇豪迈,视死如归,总是做不得假。
更别说那句‘人生无处不青山’,分明已是心存死志!
若在这个时候提出质疑,不仅是对前线将士奋勇作战的无端猜忌;
更是对房玄龄、李靖两位老臣的又一次打击。
可观二人哀痛神情,皇帝心中反倒愈发质疑。
他从不怀疑李斯文的为人秉性,对上有尊崇之心,对下有怜爱之意。
尤其是凉州一役中的表现足以证明——
李斯文这人,素来是习惯性的报喜不报忧,生怕家里人跟着一起担惊受怕。
所以直到西域事宜盖棺定论,这才送来第一封家书。
若以这个方向猜想,再联系第一封绝笔的蹊跷之处,皇帝心中愈发笃定,倾诉欲几乎爆表。
可是...一时间,李二陛下英武的五官挤到一起,纠结难定。
或许是行伍间出身,习惯了大开大合的爽快作风,李靖反倒对皇帝神情上的异色视而不见。
有什么话直说就好,藏着掖着干甚,延误军机拿你是问!
而房玄龄虽然难掩心中悲痛,但毕竟君臣二人相携无间,只是一眼便注意到皇帝的异常。
哑声道:“陛下可有什么心事?不妨直说,老臣还扛得住。”
皇帝释然一笑。
是了,从秦王府到太极殿,君臣相伴数十年,不是兄弟更胜兄弟,又有什么好纠结的!
“先说好,爱卿听完,莫要埋怨朕本性多疑。
李斯文、苏定方此二人忠勇,天地可鉴,容不得怀疑。
只是以现有情报来看,朕猜测...李斯文这小子送来绝笔,是在故意挑火!”
瞬间,房玄龄、李靖面露惊愕,什么玩意?
这种风凉话,怎么会出现在你的嘴巴里?
他侄子\/爱徒连发血书两封,可是为了你李家疆土抛头颅,洒热血,这才兵困巴州,九死一生。
结果你跟他们说,这是李斯文在添油加醋,故意挑起事端?
要不是还念着臣子本分,他俩早就合起伙来,对你使用拳打脚踢了,真的!
见两位爱卿强忍怒火,死盯着自己等待下文的模样,李二陛下不由苦笑一声。
就知道他俩会是这个反应!
“爱卿先冷静,别动怒,朕就是预料到这幕,才会无比纠结,不知该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