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德营不主动出击,平正盛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啊,如果时间拖久了,北条康云会不会反都是个问题,届时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平正盛要破局,可如何破?于是平正盛就主动提议了比武继续。
平正盛是如何落到今天这般地步的,是胜德营太强了?
不是!
胜德营再强也就是五百余人!
真正令平正盛众叛亲离的是获罪于天!
在霓虹国,血统论至上,而血统论的背后逻辑便是天命。
是平氏获罪于天的传闻令平氏举步维艰,众叛亲离,而联军的壮大也正是得益于此。
毕竟敢于逆天而行的又有几人?
而平氏获罪于天的传闻正是源自比武。
只要能在擂台上胜了,那么平氏获罪于天的传闻就将不攻自破;反之,那么平正盛便能引诱胜德营入局!
擂台上的失利,进一步证实了平氏的获罪于天,军心浮动,一夜之间八万大军降了五万,都是成建制的投降!
这一切都在平正盛的预料之中,也在计划之中!
一夜之间接纳了五万降兵,联军方面不但不能信任这些降兵,还必须分出人手来看守。
北条康云得不到信任,看守的任务自然是落到了源氏的身上。
那么联军总兵力才十二万,胜德营可以忽略不计,源氏七万,北条氏五万。
当源氏分出三万余人看守降兵,源氏与北条氏的兵力对比就发生了变化。一旦出击,北条氏的兵力还在源氏之上,这也就为北条氏的阵前反戈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然了,北条氏的五万大军也不是铁了心的就跟着北条康云走的,但以北条康云的手腕,五千死士还是可以的,有这五千人的阵前反戈就足够了!
一切都在平正盛的预料之中,一夜之间降了五万,平正盛要跑也就是顺理成章了,而胜德营在如此优势下,也不想功亏一篑,主动出击也就势在必行。
当胜德营出击的时候,平正盛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如果北条康云是联军做的局,那么平正盛就等于做局把自己做死了。
好在北条康云没有爽约,及时阵前反戈,而且时机掌控得非常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击杀源足利,还被源足利组织了阻击,无法与平正盛前后夹击胜德营。
不过北条康云至少牵制住了源足利,形成了胜德营必须硬抗平正盛的局面。
胜德营可以跑,但胜德营跑了之后,源足利就要面对平氏与北条氏的夹击。
一旦源氏去了,那么胜德营这五百余人又能跑到哪里去?
两千铁骑在平正盛的指挥下,犹如两条毒龙,从左右两个方向冲击胜德营的侧面。
后方出现了动乱,到底是什么动乱?胜德营一时半会也不得而知,但眼前的敌人就要扑上来了,这才是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