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声音落下,一位曾在战场上受过伤的老兵蹒跚上前,声音哽咽:
张翰林,那日小的猪油蒙了心,竟在您府门前......今日特来请罪!
说着便要跪下。
张清连忙拦住,此时泪水夺眶而出:
老丈使不得!您为国负伤,是清该向您行礼才是!
老兵固执地摇头,
那日我不该说您是,您敢挺身而出,就是好样的!
“张翰林,我等得跟您说声对不起啊......”
“您是英雄!”
老兵说完,众人又是再拜,张清伸着手僵在原地,任由眼泪滑落脸庞,心中终于释怀。
另一边,代国公府前更热闹。
程初钢站在府门外,面对前来道歉的百姓,不好意思地挠头,手足无措——挨骂他早习惯了,可这般道歉与感谢,却是他从未经历过的体验。
“小公爷,那日俺往贵府扔了鸡蛋,今日特来赔罪!”
壮实汉子提着两篮新鲜鸡蛋,满脸愧疚。
“诸位多礼了!”
程初钢摆手,大大咧咧的笑着道:
“俺程初钢是粗人,那日输了,你们骂俺,俺认!没必要这样,你们也不容易,东西都拿回去吧。”
一位大娘抹着眼泪说:
“小公爷,状元郎说得对,你们为国比斗,代表的是咱们所有人的脸面!那日老婆子还往您府门前扔了菜叶,真是对不起你们,枉我这般年纪了,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使不得!”程初钢连忙扶起老妇人,
“大娘怎么能这么说呢,大家都是心系大宣,我明白的。”
而这时,一个稚子捧着块木雕递过来——木雕虽不起眼,却能看出是武将模样,孩子怯生生地说:
“小公爷,这是俺自己雕的,俺送给你,您是大英雄,俺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赢!”
程初钢这个粗犷汉子,看着孩子清澈坚定的眼神,心中忽的一颤,一种使命感和被信任感油然而生,他一时怔住,眼眶不禁发红。
他接过木雕,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郑重整理衣冠,向众人深深一揖:
“初钢谢过诸位!日后定尽我所能,不负大家期盼!”
夜幕降临,本应陷入寂静的长安城,这一夜许多房屋,却突然点起了灯光。
张府.....
张清在书房紧握妻子的手,热泪盈眶:
“若非王郎中仗义执言,我张清这辈子都要背着骂名了。”
“王郎中不仅才华过人,更有君子之风。”张妻轻声说。
张清重重点头,铺开纸笔,眼神坚定道:
“我要把这些年读过的草原杂记都整理出来,绝不能让他独自应对。”
与此同时,程初钢也在府中吩咐下人:
“快去把我收藏的草原风物志找出来,今夜我好好规整,明日一早我就给平子送过去!”
翌日黎明,张清携妻来到王府门前,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王府门外早已排起长龙,各府家仆捧着书籍静候。
远处几家小公爷,正亲自招呼着下人搬着什么东西,有位几面之缘的老管家看见张清,笑着行礼:
“张翰林也来了?我家老爷吩咐,一定要把这些草原游记送到王郎中手上。”
“草原游记?”张清有些愕然。
“他们都是?”张清再次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