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转身看向了司马懿、法正、徐庶,询问道:“敌军拿下阳平关,我军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早就有腹稿了,说道:“主公,我军在汉中现有雄兵五万,上下一心,此番理应主动出兵,迎战诸葛亮。”
刘备脸色阴沉,说道:“仲达,你确认是诸葛亮带兵?”
这一点,不仅是司马懿,法正和徐庶都这么认为。
“除了诸葛亮,我等想不到马超一个武将能够有这么高的眼光。”
成为了汉中王,刘备也有了自信。
在司马懿提议要正面对抗诸葛亮,刘备立即同意,说道:“就如此安排!寡人要生擒诸葛亮!”
“仲达,你需要多少兵马?”刘备脸色严肃地询问道。
在刘备的眼里,此时此刻,最能够信任的人就是司马懿。徐庶那厮,刘备现在是失望了。而法正,刘备觉得他的实力还不够。
全军之中,唯有司马懿在能力上可以和诸葛亮对碰一下。
司马懿寻思了一下,最后脸色严峻地说道:“诸葛亮来势汹汹,南郑已经十分危险。卑职以为,主公留守南郑,一万兵马镇守。其余四万兵马,以迅雷之势,扑灭诸葛亮。”
法正和徐庶两人的神色都是一变。
司马懿这是要将刘备现有兵马的统兵权。
若是被司马懿成功击败诸葛亮,从此司马懿将成为刘备之下第一人。
徐庶不愿意开口阻止。因为他相信诸葛亮能够击败司马懿。
法正就有点无语了。
他也想要全军的统兵之权。可法正发现刘备对司马懿十分的信任,他心中感到一阵悲哀。
为刘备的付出,法正自认为不比司马懿少。
为何刘备问的是刘备,而不是他法正呢。
在这个时候,法正对司马懿产生了巨大的嫉妒。
“有司马懿在,吾永远无法成为主公的谋主!”法正看司马懿的眼神开始不对劲了。
司马懿完全不知道自己无缘无故被法正这个小气吧啦的小人给惦记上了。
刘备严肃地看着司马懿,问道:“有几成把握!?”
要说有多少的把握,司马懿是不敢保证,他只能向刘备保证道:“卑职必定倾尽全力,剿灭诸葛亮。”
刘备当然明白司马懿的意思是什么,他现在能够依仗和相信的就是司马懿。
“好!寡人任命你为全军主帅!全军听你号令!谁敢不从,准你便宜行事。”
刘备答应给了司马懿最大的权力。
司马懿激动地说道:“卑职一定不会让主公失望。”
刘备将兵马全部交给司马懿,所有的应对都听从司马懿的。
司马懿也不含糊,马上调动兵马。
直到天亮时分,四万兵马聚集完毕。
张飞、魏延、张任等将领都被司马懿给调动了起来。
魏延为先锋,率兵八千出击。
张飞率领一万兵马,紧跟其后。
司马懿带领中军,快速推进。
三股兵马如品字形向阳平关推进。
而诸葛亮这边带领兵在官道上行进,诸葛亮、马超、关平、马岱走在最前头。
大军的最前头,一杆大旗,上书“报仇雪恨”!
诸葛亮打出了为张鲁报仇雪恨的旗号,出兵南郑。
张鲁兄弟死在了刘备的手中,张鲁更是被刘备亲自斩杀。
这件事情乃是汉中百姓心中永远的痛。
张鲁在汉中推行 “五斗米道”,教民诚信不欺,设义舍供行人免费食宿。多年来,张鲁顺从朝廷,没有太多的战事,汉中属于乱世之中最难得的一片祥和之地。
汉中百姓一直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可刘备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刘备在汉中执行了和益州差不多的政策,汉中百姓遭到了不小的剥削。
畏惧于刘备的淫威,汉中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百姓的怨恨就是最好的武器。
诸葛亮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巨大的力量呢。
打出旗号,派出士兵到沿途的城镇、村庄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