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将军有话不妨直说,本王麾下没那么多的规矩,你不必拘谨。”
汪世显怔怔的看向上首的张伟。
二十岁出头,如此年轻,风华正茂,巧笑嫣然,随和的完全不像手下有上百万条人命的屠夫。
作为前大金国陇西大元帅,自张伟在长安起势,汪世显其实就一直关注张伟来着。
张伟怎么在长安站稳脚跟的?
第一步:抢了窝阔台的闺女做老婆。
第二步:以黄河帮这个不入流的江湖帮派为班底短短几个月就打造出了一支能跟蒙古铁骑正面硬刚的铁军。
第三步:吸纳川军,尽收其精华人员,装备,顺势发动西征。
不管是抢蒙古公主做老婆,还是收服黄河帮,当然离不开绝对的武力。
张伟在潼关一刀摧城,名传天下,就连窝阔台都不愿意与他正面硬刚,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年纪轻轻,又拥有绝对的武力,不骄不躁,还有一颗拯救苍生黎民的菩萨心肠,怎么看都是一位乱世雄主。
所以曹友闻派人要他投降,他当时是一百个愿意的。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同意,完全是因为宋人与金人之间的仇恨太深,他在金国兵败陕西的时候也曾数次向赵彦纳请降,要率领陇西五郡归宋。
只是张伟那个便宜老丈人实在是傻逼到了极点,这么一个大将投降,老家伙居然不同意。
如此老汤都准备要摆烂爱咋咋地了,没想到张伟在长安短短几个月就起了势,峰回路转之下,其实他早就有投靠张伟的心思了,只是一直没有门路,直到完颜合达给他送了一封信。
他以前本来就是完颜合达的部将,老领导来信,他也就顺势交了兵权,跟随曹友闻来了河西走廊。
作为汉化极为彻底的早期蒙古人,由于投靠金国及早,所以对于河西走廊其实一直以来也是极为向往的。
只是大金国全盛时期也没能拿下西夏,他如今还是第一次到达这片对于华夏至关重要的领土之上。
“秦王,以微臣看来,如今我军重点应该是四川,这河西的拜火教乃是芥蒂之藓成不了气候,随时可以除之,微臣请求吾王回师,先实控川蜀,在兵出汉中,北可威胁洛阳,南可兵临襄阳城下,赵宋苦心经营的川蜀防线转瞬就破了,如此吾王大事可成。”
汪世显越说越兴奋,言语之间指点江山,三两句就将当今的天下局势说了个透彻。
据情报,此时蒙古人与金军还在灵宝一线死磕,由于潼关之战金军撤退的及时,主力未损,金国皇帝反应极快,任命移剌蒲阿为灵宝大元帅,总管关河防线西段一切军务,任命恒山公武仙为卫辉防御使,在黄河北岸与木华黎对峙,完颜成和尚居中洛阳,随时支援南北两线,与窝阔台打的有来有回。
双方数十万大军沿着黄河一线每日攻伐,大小战不断,谁都吃不下谁,现在正处于相持阶段,谁都奈何不了谁。
这种局势,对张伟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如果他现在不管河西,回军全力控制四川,只要把川蜀之地消化了,凭借四川的人力物力,不消三五年,那绝对就能成为能与宋蒙金三国并列的第四大势力。
张伟紧紧的盯着沙盘。
他现在的地盘已经无限接近于当年大秦帝国一统天下之前的态势,只是在势力范围之内的控制疏松了一点,如汪世显所说,只要沉淀下来,细心经营几年,把这些地盘消化了,那东出中原,南取襄樊,君临天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