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昌背过手去继续说道:“我知道阁下的顾虑,如今你空有名望,却无驾驭此等名望的实力,于是便惶惶不可终日,是也不是?”
段春秋怔怔地点头道:“好吧,我承认,确如大儒所说……”
周国昌点头继续说道:“诸子百家,独尊儒术,儒门若只是个死读书的流派,可无法在世间生存,儒生既要通理,也要懂术,你无功名傍身,也无师承,自然不会有资源掌握术法。”
“偏偏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却使你通达各派理论,在辩经台上方能有这一番真知灼见,融会贯通各流派,可你如今的处境就像是拥有着一座金山却根本没有守住它的能力。”
段春秋失落地点了点头,他缺的可不仅是不通儒术,连融会贯通理论的人也不是自己。
周国昌将段春秋从地上扶了起来,领着他坐到桌前。
“杂修之途,之所以愿力会与修者实力相挂,是因为修者背负的是天下人的期望,沽名钓誉者终究走不长远,只有一往无前,倾尽自己的能力来回馈愿力,才能向前突破,成就非凡之途,入世为万民,出世修成圣,皆是此理。”
周国昌凝视着段春秋的眼睛,继续说道:“春秋,我有意收你为亲传弟子,你可愿意啊?”
“啊……?”段春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收我为弟子?为何啊?”
若是旁人听到大儒肯收自己为亲传,高兴还来不及,可段春秋却想不通自己何德何能能被周国昌相中,难不成周国昌是觊觎自己那庞大的名声,好拿他当作儒门的招牌?
周国昌像是会读心一般看穿了段春秋的想法:“放心,我还不屑贪图你那点虚名……”
“坦白说,儒门掌握道统已有百年之久了,圣人越来越少,现今的儒门就是副行将就木的空架子,今年天魔宗现世绝非孤例,只怕往后的日子并不太平。”
“我这样做,也只是为儒门传承添一把火,争一口生机罢了。”
“你既是儒生,又通各派经义,难能可贵的你可推陈出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将来一定能带领儒门走得更远。”
“不过嘛……”周国昌顿了一顿,“最让我看重的是你的品性,面对九幽这种大妖你亦义无反顾站到台前与之辩经,是为勇;在获得天量的名望以后清楚自己的位置,没有因此得意忘形,是为智,这份心性才足以成为未来的传道者。”
段春秋愣了许久才答道:“承蒙大儒厚爱,我很愿意成为你的弟子,可张羽大人与我有一个约定尚未完成,可否等我与他沟通以后再答复你?”
周国昌站起身来点头道:“好,我且等你三日,希望你好好考虑,时候不早了,告辞!”
看着周国昌匆匆离去的背影,段春秋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回忆着记忆中的妻子和女儿,他只想赶快逃离这里回到那个现实世界去,可偏偏命运捉弄人,又给他分派了另一个使命。
究竟该何去何从,他实在无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