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护国将军(五)(1 / 2)

“民国二年十月,蔡锷到达北京,出任陆军编译处副总裁,任参政院参政,但英明半生的蔡锷未曾想到,不久后,袁世凯就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背刺。”

“1915年5月9日,日本向袁世凯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签订‘二十一’条”

“蔡锷要求拒绝‘二十一条’,主张以全国力量,上下一心,武力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不仅如此,他还召集幕僚,制定了对日作战计划,并对袁世凯作了报告,但袁世凯对此毫不理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袁世凯选择了部分妥协。”

“而蔡锷对袁世凯所抱的幻想,也被铁一般的事实所击垮。”

此刻,天幕也在右下角补充了二十一条的小字。

“日本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中国所有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与他国,实质是排斥其他列强,确保日本对中国沿海的绝对控制。”

“旅顺、大连租借期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经营权延长至 99 年;日本臣民可在南满(东北南部)和内蒙古东部自由居住、购地、开矿、经营工商业;中国如需在该地区借款筑路或抵押税课,须先与日本协商;”

“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日合办地方警察,军械厂由日本技师管理;日本获得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等铁路修筑权;福建省内开矿、筑港等优先权归属日本;日本人在中国享有传教权。这些条款直接侵犯中国内政、军事和司法主权。”

“……”

大清。

“妥协了?答应了?”

“那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就这样被这袁世凯给卖了?!”

乾隆气的浑身发抖,哪怕大清灭亡了,那起码还有关外可以退回去,这要是被这袁世凯卖给日本,那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也怨不得,日后的溥仪只能在那做个傀儡?

大明。

戚继光看着天幕上的叙述,叹了口气。

这后世的事情,看的窝心程度也不下于大明的历史。

“妥协?还有什么好妥协的?”

“你都已经是这什么民国的大总统了?你的利益不是和这民国深度绑定了吗?”

“就算敌强我弱,也不能不战而降啊。”

“只看这几项条约,哪一个能够随便答应?”

“沿海还被日本控制?这甲午战争遗留的问题,怕是难以解决了。”

特别是,在已经知晓了倭奴日后还全面侵入中国的事情,再看袁世凯的行径,更觉得其无比愚蠢。

洪武时期。

“瞧见没妹子?!”

“这后世的制度就是不行!”

“这什么大总统,毕竟是‘选出来’的,根本不把朝廷当自家的!可了劲的折腾,反正过几年就换人了,也不是自己儿子孙子的!”

“这样不把朝廷当一回事,如何能够治理的好国家!”

“这么多的利益,说卖给日本就卖给日本了!”

“终归还得是自家天下,自家才上心!”

朱元璋仿佛一下子看透了后世的制度缺陷,一本正经的和马皇后说着,同时,也看向自己的群臣。

“你等以为呢?!”

“陛下圣明!”

面对这种‘要命’的皇帝制度该不该存在的问题,洪武时期的群臣们是没有一个人敢去碰朱元璋的霉头的。

闻言,虽是知晓朱元璋心中的想法,但马皇后还是用只有两个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

“那清朝卖‘自家’江山,也没见卖的少了。”

朱元璋:“……”

“边外蛮夷!怕是从未将这江山当成自己的!”

“咱看咱大明后期那些破事,终归还是内有那李自成等人捣乱,这才让这满清捡了漏!”

“……”

大宋。

赵构摇摇头,十分不赞同天幕的说法。

“中国弱小而倭寇强大。”

“那清朝的时候都打不过,这么多年内战不断,你怎么打?”

“这蔡锷就是太天真,这要是割让一点儿利益,就能让倭寇消停一二,休养生息一二,并无不可啊!”

“说什么妥协退让!这非要硬碰硬不是看不清形势吗?!”

说着,他还下意识的看向了岳飞,总觉得这两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般想到之后,见到岳飞面露苦意,连忙赔笑道:“呵呵呵,鹏举啊,朕不是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