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布告风波(1 / 2)

对百姓来说,服徭役和征工,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前朝徭役制度——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百姓,不论男女,都必须服役,服役时间不定,总之就是有活儿就干。

先帝执政时,徭役制度——二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百姓,需服徭役,但若家中有老、幼成员时,可免一人役,且每人每年服役不得超过四十日。

而当今执政后,大改徭役制,添设了诸多“不服”条例——婚不服、丧不服、家中有老不服、家中有幼不服、春种不服、秋收不服等等,且每人每年服役不得超过二十日。

比如眼下正值春种,朝廷便不会令百姓服役,而是自愿征工。这种情况下,力工人不仅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听到“征工”二字,布告前的百姓安静了半瞬,问了同样的问题:“工钱几何?”

最开始看布告那人早已挤了出去,在人群后白眼道:“能有多少?不过三四十文一日,连馆子都下不起,有什么好干的。”

但也有人愿意干。

“我家就住在洄河边上,三四十文......我干。总之稻子下地后,也不需要过多侍弄,刚好没啥事,就当去蹭口饭吃了。”

吵吵嚷嚷间,终于有识字的看清了布告内容。

“都等会儿!”这人瞪眼惊叫:“这次征工,朝廷不发工钱!”

“什么?!”百姓们愠怒:“不发工钱,和服役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戏耍咱们吗?走走走,都别看了,浪费时间!”

百姓们一哄而散,布告前的人险些吼破了嗓子:“不发工钱,但发粮种!”

粮种?

百姓止住脚步,试探问道:“发......水稻种子还是小麦种子?”

那人又看了一眼布告。

热血褪去后,他突然有点不想说了。

布告上写得清清楚楚,此次征工,只征五百人,他这会儿若说了实话,那前去报名的人,岂不是要将衙门门槛踩破?

那.....哪里还轮得上他?

眼睛提溜转两圈,又思索一番后,此人轻咳:“小麦。其实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谁家差这点儿呀。总之我不去,都散了,散了吧,去不去的,各自想清楚,这买卖不划算。”

说完后,他使劲挤出人群,拔腿便往京兆府跑。

留在布告前的百姓一头雾水。

“不去就不去,他跑啥呀?”

“不知道啊,可能想窜了吧。”

话音落下没一会儿,又有几个识字的人看清了布告内容,暗中对视一眼后,他们也撒腿就跑。

“......”

这下众人是彻底迷糊了。

“不对啊,他们看了布告就跑,还都往京兆府的方向跑......这布告绝对有问题!谁来看看!别骗大家伙儿啊!”

待先前那几人跑到京兆府门口时,布告前的百姓终于知道了真相。

——此次朝廷征工修洄河,不发工钱,但发稻种,发的,不是普通稻种,而是同安稻的稻种。

同安稻,是百姓们给高产水稻取的名。

布告上还写明,力工每参工五日,便可换得一分田地的稻种,按照同安稻亩产一千二百斤来算,一分地,便能产一百二十斤同安稻。

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而他们只需干满一个月,便能向朝廷换取一亩二分地的同安稻种......

“还愣着干嘛!跑啊!”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几乎所有人都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