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2章 庐山真面目(2 / 2)

老师傅很是认真,“我们这儿的竹器作坊可不少,姓什么的都有,大一些有传承的没听说有陈记。”

说完又过去帮丁五挑选拐杖,又拿着两个让王瑾仪试高度,王瑾仪努力挑毛病,最后以高度太高不合适为借口离开沈记。

不过也没白浪费时间,沈师傅讲:

“从我们这到广怀是竹编最集中的地方,听说有好多外地人也在开作坊,拿到外面卖。”

王瑾仪临出门还不死心地问:

“这藤丝锁边法是哪家作坊先尝试的?”

“嗨!!这东西了一旦有人用自然就有模仿。”

说着沈师傅有点难为情了,“手艺人也是得学到老,尽管从别人那儿看了就用有点偷师的嫌疑,可手艺得精进不是!”

王瑾仪非常赞同,“嗯嗯!我觉得您作的对!就是,您看了谁家这么作受到的启发?”

“我也是在水运码头上偶然看到一眼!”

“老师傅眼光独到。”

和沈师傅惺惺相惜告别,王瑾仪主仆三人又看到一个招牌——林氏竹艺

“走!”王瑾仪话一出口,风姐背起小姐穿过两个店铺直奔林氏而来。

这家铺面比沈记稍大,光线更明亮,陈列的竹器摆放更规整。

除了常见的篮、筐、席,还有些竹编的灯罩、摆件而且有靠椅和床大型的家具。

店里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正拿着烙铁小心翼翼地烫印记。

“掌柜的,打扰了,我们想看看拐杖。”丁五依率先进店开口。

林掌柜放下烙铁迎上来:

“有有有,几位这边请。”

他引着丁五去看墙角立着的几根竹拐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被风姐背着的王瑾仪。

显然对带着轻纱被人背着的小姐有些好奇。

王瑾仪的视线锁定在掌柜放下的烙铁上,视线在那只竹篮上搜寻。

她示意风姐走近些,然后好奇地开口问:

“掌柜的,您这是在给竹器烫花吗?你们这儿的竹器真讲究。”

林掌柜闻言,脸上露出自豪:

“小姐好眼力!咱们南河镇的竹器,但凡是有点传承的作坊,都会烙上个标记,一来是招牌,二来也是祖辈传下来手艺不是。”

他指了指刚烫好的篮子底上云纹环绕的“林”字。

“真漂亮!”

王瑾仪发自内心地感叹,还赞许地认真点头,目光扫过架子,她伸手指竹席,

“掌柜的,您这手艺真是精细,这锁边……用的不像竹篾。”

林掌柜得遇知音:

“小姐您可真识货!”

他拿起靠枕专用的藤编,递过来,

“您摸摸看,我们用了极细的藤丝,既有韧性又柔软不伤人,耐磨耐用得很!”

王瑾仪指尖仔细感受着藤编特有的质感,心情复杂,

“这法子真是巧妙!这是林家独门技艺吧!”

林掌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瞒小姐说,这几年流行竹藤混用,各用所长,码头上都是这种货!”

“噢?我们这些内陆人还没见过。”

风姐插话打断小姐,问道:

“这拐杖可以试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