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你看 完(1 / 2)

“他不是来路不明?”张寒梦问道:“什么意思?你查到他的来路了?”

“不光是我查到。”

罗世邦说道:“相信当时负责租界的那个商会会长也是因为查到了郑玉明的家庭背景,才会轻易的接纳他。

起初,他递交情报的方式,就是给各处打电话。不图钱,不图回报,就为了打击地下党。”

“别怪关子了,老罗。”郑开奇打断他,“抓紧说吧,听唱戏的我就去苏州河了,抓紧,我还有事呢。”

听着郑开奇暗戳戳的讽刺,罗世邦有些不悦,直接说道:

“此人有个儿子,曾经是军统策反科派往延安的间谍。他儿子脑瓜子不错,说是做间谍,带着一大家子都去了,当做流民流亡过去的。

当地共产党组织自然给妥善安排,他们就开了个小饭店。

谁也没想一大家子都是军统的人。

就因为这个点,嗨传递了几次情报。

后来儿子暴露,被击毙。这一家子就被遣送出去。

一路上颠沛流离,回到上海,就剩下郑玉明自己。

就因为如此,他对共产党深恶痛绝。”

“那么,他的尸体怎么会出现在郊外?”连李世群都听的有些不耐烦。

他懒得知道一个死尸的前世今生。

“我查到了一件事,不知道为何,这个郑玉明后来开始接触中统的人。

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军统被我们打的七零八落,他想换个门庭继续干?还是说有什么其他心思,我也不清楚。

就是跟中统几次接触后,他失踪了。

玉明酒楼没了老板,生意越来越差。

与此同时,那个商会会长也没在租界出现过。”

郑玉明说道:“从郊外的交火来看,我可以推测,应该是军统或者中统中人也参与进来,起码提供了火力支持。”

“郑玉明跟着军统或者中统参与了淞沪支队对押解队的阻击?”

“你就确定他的死,跟那晚的战斗有关系?”

“军统中统和共产党?”

几人都在那质疑。

郑开奇也顺便吐槽,“老罗,绕了半天,你就查出来了这个人的身份信息,是吧?我怎么觉得没什么用呢?”

罗世邦笑呵呵,那边张寒梦说道:“你先告诉我,你怎么确定他参与了那场阻击战的?”

罗世邦不再多言,笑了笑说道:“我不光肯定他参与了战斗,我还肯定,他应该是以地下党的身份而不是军统中统的身份参与的战斗。”

“只有地下党的部队,才会出现这种尸体比武器重要的情况。”

“你又怎么确定,他不是淞沪支队的人?而是地下党?”

“尸体被埋在半山腰,就足以证明他不是淞沪支队的人。”罗世邦回答了几个问题后,再次说道:“而且我能确定,他很大概率还是在租界活动。他所在的地下党群体,也在租界。”

“这能证明什么?你能找到他?”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罗世邦慢慢的说,但就是不说核心的情报。

“诸位,我这样想的,如果没什么大事,咱们散了吧。大家都忙着呢。”

郑开奇提议。

李世群看了看罗世邦,见后者没意见,解散了会议。

往外走的郑开奇很奇怪,在他看来,罗世邦很古怪。

说的很琐碎的情报,聊着没什么意义的话。一直在兜圈子。

郑开奇可以确认一点,罗世邦肯定是知道一些情况的,他不会傻到全都说出来。

只是,他这样故作姿态的目的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等等。

郑开奇猛地站住。紧跟在后面的张寒梦也在想事情,直接撞了上去。

“郑处长!我又不是什么大胸美女,你来这一套。”

张寒梦揉着胸口。

郑开奇无奈道:“你硌着我后背了。”

万里浪直截了当问道:“郑处长是想到了什么?”

其他人洗耳恭听。

郑开奇不确定,说道:“我现在想起来,我好像接过郑玉明的电话。

包括楚老三,在特务科时期,也接过类似的电话。”

罗世邦的脸上微微闪过失望之色,还是问道:“您确定?”

“对,还有过几次交易,但是跟你所说不同,他要钱,金额还不少。但情报并不准。

我甚至还尝试过抓住他,但失败了,打那以后就没了他的消息。”

罗世邦静静听完,说道:“这应该是军统接纳他之前的事情。有一段时间他的监听设备坏了,零部件需要进口零件,他才开始索要金钱。

也是从那次开始,军统开始注意到他,甚至给他一些帮助。”

郑开奇说道:“我的那次抓捕行动布置也算周密,但还是失败了。而且对方有人在帮助他。

照你这么说,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没太多有用的价值了。”

罗世邦点点头,“放心吧,他身边的人,跑不了。”

这句话给了郑开奇足够的心理阴影。

罗世邦不会空言恫吓,他肯定是把握住了什么。

他跟齐多娣再三对过,这些同志们去的时候,都没有有标识的物品。

除了武器再无其他。

按理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罗世邦信誓旦旦的能找到什么突破口?

郑玉明本身,又给了他什么提示?

郑开奇心里有些慌乱,这是个很厉害的对手啊,稍微松懈就会被他抓住命门。

不过他现在不能露出任何额外的表情,跟他们淡漠的分别。大家都知道他把精力放在了棚户区上,忙碌也是应该的。

紧急联络后,他在棚户区见到了齐多娣。

齐多娣在棚户区是有固定身份的。金丝小眼镜,白衬衣,一个小型钱庄的襄理。

随着第一个纺织厂的入驻,招募的员工,以及像个样子的厂区的成立,很多小机构,小洋行,小买卖们都蜂拥而至。

但既然成为了厂区,那么就有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