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还是个女娃子,招娣从读书的城市回来以后对父母的态度都被社员们看在眼里,有人理解,也有人表示不赞同。
更多的人认为秦老大两口子虽说叫那后来的儿子搞得魔障一般都快六亲不认了,做出的许多事情都让人扶额无语。
可说到底了,对招娣这个大姑娘,夫妻二人是无有亏欠的。
单就顶着家庭的压力将她供上高中考上大学这一点,就是招娣这辈子最大的恩人。
再者说了,任凭多大的怨气对方也是招娣的生身父母,有什么不能好好说的?非得这样伤爹娘的心呢。
听说就连队长也被惊动了,去了一趟秦老大家安抚住了骂骂咧咧的林帮娣,这才没让更多的人看了笑话去。
至于林帮娣那些生女儿无用、都是白眼狼的言论,队长来了以后也不敢再说了。
挨了几回收拾,这女人到底是长了记性。
“其实我挺理解招娣的。”大约是从招娣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方桂华悠悠道,目露哀伤。
她的原生家庭和秦小妹不相上下,都让人迫不及待逃离,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开始就和秦小妹亲近的原因。
人总是下意识寻找同类的,尤其是身在家人身边却倍感孤独的人。
方桂华的爹娘也没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短过她吃喝,日子再难还是把她拉扯大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总是心安理得的提出要求,从来不管这要求为不为难人,会不会对孩子造成负担。
这么多年来方桂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虐待自己,拼着饿死从嘴里省下来粮食也要给家里寄去,就像是一种变相的还债。
她感恩父母,也惧怕他们。
很多时候她甚至希望爹娘没有把她生下,没有把她养大,比起来这世上走一回,她更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品尝过这份痛苦。
世俗的孝心压在方桂华身上,让她无力反抗,直到下乡也逃离不了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和母亲相连的那根脐带仿佛一直缠绕在她脖子上,每当她快要忘记时就狠狠的勒紧!让她时时刻刻记住自己存活于世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恩,生养之恩。
方桂华时常分不清楚,爹娘对她的感情到底是爱还是需要?
如果生她出来就是为了剥削、压榨,又为什么要以爱之名来包装掩盖,让她时时刻刻痛苦?
她不能理解,很多人说只有自己做了爹娘,才会理解爹娘的难处。
也是在不久前生下女儿胜男,升级成为母亲后方桂华才彻底想清楚,他们有屁的难处?!
为人父母是这世间最简单的事情。
话糙些说就连摆小摊子还要提前备货呢,可是做父母却不需要一丁点儿提前的准备。
只需要遵循原始的兽性就能做到的没有门槛的事情,混进去不配为人父母的渣滓好像也正常。
只要一想到强奸犯和人贩子也可能为人父母,方桂华就觉得自己对当爹娘的再没有一丝滤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