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3章 故事(1 / 2)

阿茗又去找白泽,白泽同样有心事,而且她天生性格理性,不擅长讲说故事,就算讲出,也是乏然无味。

阿茗只好另去找小闵,可小闵尚未完全恢复,虚弱的厉害,哪有多余的力气陪她。

至于邓小雨,阿茗本就怕她的紧,更不敢去主动招惹。

“你要实在无聊。”

只有王凯旋无奈的说道:“我可以给你讲讲我在边境打仗的往事。”

阿茗听见有故事可听,登时鼓掌欢呼,催促王凯旋快讲快讲。

王凯旋理了理思路,回想记忆深处的峥嵘岁月:

那是在五年前,也就是1978年,毗邻西南边境的敌国各地开始驱赶迫害华侨和华裔,并在边境线上集结大量武装部队,不顾国际公约任意向我国领土开炮和埋地雷。

这一举动造成了严重的流血事件,致使两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自古以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国立刻展开自卫反击战,怎料敌国公开使用化学毒p武器,后来更是让邪恶的降头师加入战局,暗中残害我军将士。

自卫反击战开战以来,我军各部队迭经苦战,穿插东溪,会攻高平,缠斗同登,付出了重大牺牲,却攻坚必克,形成威逼敌国首都的北部屏障之势,只要打通这道屏障,敌国首都就是囊中之物。

历史上,敌国一直都是中国的附庸国,经常造反作乱,但只要中央王朝的军队打下这座屏障,敌国的国王就会自动投降,否则就会持续侵袭云南广西等地,可见这道屏障的重要性,因此我军部队志在必得。

那是2月27日凌晨,我军对该地区展开总攻。

王凯旋所在的55军授命分攻该地区两侧的扣马山、巴外山和417高地,其所在的连队奉命在三小时内拔除巴外山外围的152高地,而后与友军连队会合,以达对巴外山的合围之势。

152高地高约152米,地势相对其它高地还算平坦,但上面丛林密布,壕堑纵横,外加天空雨雾弥漫,视野狭窄看不清方向。

王凯旋是所在连队的连长,亲自率领战士向152高地进行冲击,敌军只能进行炮火拦阻,其中夹进了多发刺激性毒剂炮弹。

王凯旋身先士卒,用水浇湿面巾蒙在脸上,继续带头冲锋,终于攻下第一道堑壕。

稍作休整后,他又准备向第二道堑壕冲锋,怎料敌军开始投掷毒烟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白烟,让许多战士无法睁开眼睛,幸亏战前王凯旋对对敌军的化学武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安排战士们进行防御回避,战力并未受到太大损耗。

经过一番激战后,王凯旋连队终是攻下第二道壕堑,接着向三道壕堑发起最后的猛攻。

王凯旋接着讲述:

守在第三道壕堑上的敌军见王凯旋连队攻势迅猛,心中生怯,草草打了几枪后便往高地上退去,连队士气节节高涨,想要一鼓作气冲上高地,没想到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战士,眼见跨过第三条堑壕时,不见中枪,却纷纷倒了下去,后冲上去的几个战士,同样不声不响地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