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东沐思考如何破解这无形之网时,一个意外的访客,通过张斌教授的关系,联系上了他。
来访者是漂亮国华裔医学专家,陈永仁教授,他在国际心血管领域享有盛誉,同时也是JA杂志的资深编委之一。陈教授此次是受张斌私人邀请回国进行学术交流,顺道来访晋阳。
在李东沐的办公室,陈永仁教授开门见山:“李书记,张斌跟我详细介绍了晋阳的情况,包括你们在医改和提升医疗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最近遇到的一些麻烦。”
李东沐心中一动,坦诚相告:“陈教授,不瞒您说,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非技术性的困扰。我们坚信我们数据的真实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但也渴望得到国际同行公平、公正的审视。”
陈教授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力量:“学术界的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排除有个别同行,会因为某些非学术的原因,产生一些偏见。JA作为顶级期刊,对稿件的审核确实严格,但最终还是要尊重科学事实。我这次回去后,可以以编委的身份,关注一下你们那篇论文的复审流程,督促他们给出更具体、更负责任的审稿意见。”
这个举动无疑是雪中送炭,李东沐连忙表示感谢。
陈教授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至于国际认证的事情,我或许也能提供一点帮助。我认识莱茵董事会的一位成员,他为人正直,看重事实。我可以向他说明晋阳的实际情况,建议他们重新考虑你们的请求。”
陈永仁教授的帮助,像一道光,刺破了笼罩在晋阳上空的阴霾。他的影响力是建立在学术声誉和国际人脉之上的,这种力量,某种程度上比行政手段更加难以阻挡和歪曲。
送走陈教授后,李东沐陷入了沉思。
随着晋阳不断发展,走向世界舞台,未来必然会面临更多这类“软性”的、基于规则和话语权的较量。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能够直达国际的平台和渠道,不能总是被动应对。
从这一点来看,高志远的人脉影响显然要比自己大。
随即,李东沐便将宣传部部长喊到办公室。
“我们要加大城市形象和国际传播的力度,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学会讲故事,把我们改革发展的真实情况、取得的成就,用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要主动设置议题,掌握话语权!”
就在李东沐积极布局国际破局的同时,国内那条看似平静的战线,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省纪委和ZY巡视组对冯天豪案的深挖,取得了谨慎但关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