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 第1081章 说好的荒岛求生呢(3二合一)

第1081章 说好的荒岛求生呢(3二合一)(2 / 2)

刘成功看着水淼在营地下游、远离溪流的一块相对干燥平整的土地上,用削尖的木棍和自制的石斧开始吭哧吭哧地挖坑,不由得一阵无语。他内心疯狂腹诽:这大概就是男人和女人在野外求生时关注点的根本性差异吗?

看着水淼挥汗如雨地挖了许久,那个坑的深度和规模已经远超他对一个“临时厕所”的想象,刘成功终于忍不住开口:“大佬,你这都挖了小半天了,差不多了吧?这坑大的……感觉都够埋下那啥……嗯,大型动物了。”他及时把“尸体”两个字咽了回去。

“那不能。”水淼头也没抬,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用一种近乎学术探讨的语气开始科普,“一个合格的……嗯,大型掩埋坑,其尺寸必须满足两个核心要求:一是能容纳目标物体;二是必须有足够的覆土来隔绝气味、避免被动物刨出。基于此,坑的长宽通常参考2米乘以1米。这提供了足够的周转空间。如果物体形态固定或僵硬,空间大一些也便于调整。”

她顿了顿,用胳膊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继续一本正经地分析:“然后是深度……这是关键。1.2米是安全深度的起点,不过要是能达到1.5米以上更为理想。如果深度不足1米,太浅了,容易被犬类等嗅觉灵敏的动物刨出;达到1.2米,能有效隔绝大部分气味,防止动物破坏,但还不够保险;通常在1.5米以上,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嗯,意外暴露,同时也留下回填、夯实、覆盖伪装层的操作空间。”

说到这里,水淼甚至停下动作,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已刚挖的坑的尺寸,严谨地补充:“挖一个2 x 1 x 1.5的标准坑,需要移走的土方量大约是3立方米,大概相当于 30到40 个标准编织袋的容量。一个体力正常的成年人,使用铁锹不间断地工作,也需要3到4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她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对“标准作业流程”的认可和……意犹未尽?

咿?!她猛地回过神来,自已在怀念什么奇怪的知识和工作效率?!她立刻亡羊补牢般地加了一句,试图掩饰:“当然,这些……都是我平时在网上瞎看的,当不得什么权威参考。”

刘成功:“……” 他嘴角剧烈地抽搐了一下,看着水淼,眼神里写满了“你看我信不信”几个大字,“那大佬您这网上冲浪,涉猎的领域……还真是挺广泛且……硬核的啊!” 这何止是广泛,简直是通往某个不可言说领域的专业频道!

水淼面不改色,一边将挖出的土堆到旁边拍实,一边随口接道,试图将话题拉回“正常”轨道:“一般一般,也就是偶尔看看……呃,人体解密、野外施工技巧什么的,当做……下饭剧。”

边上的摄像小哥一脸无语,听听你们说的是什么话,虽然每一句都能过审,但是怎么感觉每个字都是在封禁的边缘徘徊呢。

一整个上午,水淼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全能施工员。她先是利落地用砍伐来的笔直木材和收集来的宽大树叶,围绕那个深坑搭建了一个简易却足够坚固和隐蔽的封闭厕所,甚至还贴心地在旁边晾晒了不少柔软干燥的大叶子,整齐地叠放在一块石头上,明确其“厕纸”的功能。

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卫生问题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用石斧砍伐更多合适的木材,在原有的庇护所旁边,搭建起一个离地半米多高的“储物架”。架子结构稳定,分层清晰,用来存放未来可能收获的多余食物和干燥的柴火,可以有效防潮防虫。

接着,她又利用柔韧的藤蔓和细长的叶片,手指翻飞,开始编织一个结构精巧、入口呈漏斗形的捕鱼笼!那熟练的手法,仿佛她不是在海岛求生,而是在进行一场传统手工艺展示。

刘成功和摄像小哥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吐槽,逐渐变得麻木,只是尽职尽责地用镜头记录着这位“荒岛基建狂魔”永不停歇的日常,偶尔交换一个“你懂得”的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哥,你说她下一步会不会直接开始挖窑,烧制陶器了?”摄像小哥趁着水淼去溪边取水的间隙,小声问刘成功。

刘成功看着水淼回来后,径直走向她昨天发现黏土的地方,表情深沉地回答:“……以她这种跳跃式发展的节奏,我怀疑她可能直接跳过陶器阶段,开始研究怎么在这岛上找铁矿了。搞不好明天一早你醒来,就能看到她已经在营地旁边盘好一个小高炉,开始拉风箱炼铁了。”

水淼当然没想着炼铁,但她确实开始了她的制陶实践。她将富含黏性的土壤用水和匀,像揉面一样反复捶打揉捏,增加其韧性和密度,然后开始捏制几个厚壁、粗糙但形状还算规整的陶罐坯子,以及几个陶碗的雏形。她将它们小心地放在火堆旁,利用余热慢慢烘烤定型,等待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正式的烧制。如果成功,她就有真正耐用的锅具来炖煮汤肴了!这将是饮食品质的又一次飞跃。

而另一边,在灌木丛中潜伏了许久,被蚊虫叮咬了数个包的陈顿,终于等到水淼离开营地,去远处检查新的陷阱设置。他像一只猎豹般猛地窜出,快速而警惕地接近水淼的庇护所。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横梁阴凉处、用树叶包裹好的半只野鸡。诱人的肉味隐隐传来,他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强压下直接顺走食物的冲动,低声快速念叨着:“盗亦有道,盗亦有道……只借火,不拿粮……”

他目光飞快扫视,最终锁定在红炭闪烁的火堆上。他迅速从旁边抽出一根燃烧得最充分的粗树枝,看着顶端稳定燃烧的橘红色火焰,心头一阵狂喜,立刻转身,护着这珍贵的火种,以最快的速度向自已的营地狂奔而去……

跟在后面负责跟拍他的工作人员都无语了,看着镜头里那人高马大、肌肉虬结的背影,此刻却因为偷到一点火种而显得有几分仓皇和滑稽,忍不住腹诽:“就这……胆子跟体型也太不成正比了吧?!”

等到陈顿气喘吁吁地赶回自已那个潮湿的岩洞老巢,小心翼翼地将那跳跃的火苗引燃早已准备好的引火物,看着橘红色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细柴,并逐渐稳定、壮大起来时,这个一路上都紧绷着脸的肌肉硬汉,竟然眼眶一热,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他迅速低下头,用脏兮兮的手背揉了揉眼睛,掩饰住瞬间的情绪失控,但高清镜头还是忠实地记录下了他微微颤抖的肩膀和那一声如释重负的喘息。

相比之下,陈铭小组和其他几位独行侠选手的进展,依旧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生火屡屡失败,手掌磨破了皮,信心也备受打击;寻找食物困难重重,只能找到一些口感极差、聊胜于无的野果根茎;团队内部怨气滋生,士气低落到了谷底。

后期的剪辑师甚至可以直接将画面切成三段式蒙太奇:

水淼:悠闲地品尝烤蟹肉,开始用黏土捏制陶坯,搭建牢固的储物架,编织精巧的捕鱼笼,厕所工程顺利竣工……

陈顿:手捧珍贵的火种狂奔,成功生起篝火后激动难抑,小心翼翼地烤着好不容易抓到的鱼和海螺,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陈铭小组及其他:生火失败、造房子失败、找食物失败……

这鲜明的对比,直接成了节目播出时候的先导片,小作坊有小作坊的速度,这才过了一天呢,一期的节目已经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