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深山隐士(2 / 2)

秦老爷子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目光望向暮色四合的山峦:“研究谈不上,活得久了,看得多了,瞎琢磨而已。” 他顿了顿,看向李安然,“黄老鬼说你遇到了些……海里的麻烦?”

李安然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斟酌着词句,只是概括性地说道:“是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和一些……超越当前常识的生物技术。感觉像是触碰到了某些被遗忘,或者被刻意隐藏的领域……”

秦老爷子翻看带来的资料,沉默了良久,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划动着,仿佛在勾勒什么图案。“海之深,犹胜天之高。人所知,不过沧海一粟。”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怪的韵律,“你们现在靠着铁壳子船,靠着那些会发光的机器往深海里钻,就以为看到了真相,其实……连门都没摸到。”

李安然凝神静听,他知道老爷子话里有话。

“这天地间不止我们这一茬文明。”秦老爷子语出惊人,但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远了不说,就说这脚下这片大地,亿万年沧海桑田,埋藏了多少秘密?有些东西不是消失了,只是……睡着了,或者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他指了指脚下:“就拿这皖南山区来说,你们看着是山清水秀,可知亿万年前,这里或许是浩瀚大洋,或许是蛮荒巨兽的乐园?岩石会说话,化石是文字,只是现在的人……读不懂了。”

“您是说……那些深海里的东西,可能和远古有关?”李安然试探着问。

“谁知道呢?”秦老爷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生命这东西最是顽强,也最是诡异。环境变了,它要么适应,要么……找到新的路。深海里压力大、无阳光、寒冷,但那也是生命的温床,甚至可能孕育出与陆地上完全不同的……演化路径。你们看到的那些怪物,或许只是走岔了路,或许……是更古老的影子。”

这番话,与罗德里格斯博士提到的纳粹遗产、与南极基地那些生物机械混合体隐隐呼应,但角度更为宏大,更贴近生命的本质。李安然感觉仿佛有一扇新的窗户在面前打开。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它们?又如何自处?”李安然虚心求教。

“敬畏。”秦老爷子吐出两个字,神情严肃,“对未知,对自然,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不要总想着征服、控制,那是最愚蠢的。蚂蚁想去控制大象,结果会如何?你们弄出来的那些声波、催化剂……在真正的古老力量面前,不过是孩童的玩具,玩火必自焚。”

他顿了顿,看着李安然若有所思的表情,语气缓和了些:“当然了,也不是让你们束手待毙。了解它才能应对它,而不是用你们那套打打杀杀的方式,而是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和这里……”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多谢老爷子指点。”李安然真诚地道谢。

老头这番话看似空泛,却直指核心。他之前与命运织机的斗争,更多是战术层面的对抗,而老爷子的话,则提升到了战略和哲学层面。

“指点谈不上,闲聊而已。”秦老爷子摆摆手,又恢复了那副淡泊的模样,“明天要是没事,带你去后山转转,那里有几块石头,有点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李安然一家真就在这云深不知处住了下来。

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每天听着鸡鸣鸟叫起床,呼吸着带着露水和竹叶清香的空气。

孩子们很快和村里跑来的几个野孩子玩到了一起,爬树、摸鱼,玩得不亦乐乎,小脸上多了健康的红晕。

李安然则大部分时间跟着秦老爷子,老爷子似乎真的把他当成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后辈,带着他在附近的山里转悠。他们去看过老爷子说的那几块有意思的石头。

那是几块巨大的、布满奇异纹路的岩壁,老爷子说那是古海底升降留下的沉积岩,那些纹路记录着远古海洋的波涛。

老爷子还教他辨认山里的草药,讲述它们的习性、功效,其中蕴含的相生相克的道理,让李安然联想到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制衡。他甚至跟着老爷子学习用最简单的工具处理药材,感受着与大自然最直接的接触。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很少再直接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但李安然能感觉到,老爷子在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某种东西,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胡明慧和黄薇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胡明慧跟着村里的妇人学做当地的糍粑,黄薇则拿着速写本,画下了许多山居生活的场景。古梦迷上了采集各种植物标本,而米拉贝尔,许是这山水灵气和简单生活的涤荡,眉宇间的郁气似乎消散了一些,偶尔会坐在溪边发呆,眼神不再那么空洞。

期间,李安然也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保持着联系。

李睿汇报马岛一切平稳,与罗氏、洛克菲勒等家族初步约定的几个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前期接触,进展顺利。韩立芳和王伟杰在金融市场上的操作也按部就班。安娜则简短汇报了南极技术解析的进展,提到在利维坦的生物组织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极其稳定且复杂的能量传导结构,与现代已知的任何生物结构都不同,研究陷入了瓶颈。

李安然听着这些汇报,心态却很平和。他让安娜不必着急,慢慢来,有时候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或许能有新的发现。他甚至把秦老爷子关于远古演化路径、生命适应性的一些观点,隐去来源后,转述给了马岛生物研究所,让他们换个思路看看。

这天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李安然和秦老爷子坐在院外的山坡上,看着脚下山谷里升起的袅袅炊烟。

“明天,我们打算回去了。”李安然开口道。他们在山里已经住了快十天,是时候返回海市了。

秦老爷子望着远山,点了点头:“嗯,尘缘未了,是该回去了。这山里的清净,偶尔住住是福气,住久了也就那样。”

“这些天,多谢老爷子款待和教诲。”李安然诚挚说道。

秦老爷子转过头,看着他,目光深邃:“后生,你命格奇特,非池中之物。前路坎坷依旧,风波难平。记住我一句话: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持中守正,方是大道。有时候,退一步,绕个路,不是怯懦,是为了看得更清,走得更远。”

李安然心中凛然,“安然谨记。”

第二天清晨,李安然一家辞别秦老爷子。老爷子依旧没什么多余的话,只是在他们上车时,递给了李安然一个小布包。

“山里采的一点草药,安神静心的,给你家里老人用。”老爷子淡淡道,“路上慢点。”

车子缓缓驶离,后视镜里,秦老爷子拄着一根竹杖,站在篱笆院外,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直至与那青山翠竹融为一体。

回海市的路上,车里的气氛有些安静,大家都有些不舍山里的日子。

李墨扒着车窗,看着后退的山峦,小声说:“爸,我们以后还能来吗?”

李安然摸了摸他的头:“当然能。只要你想,爸爸就带你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个小小的、带着草药清香的布包,心中一片宁静。

这次山居,看似只是游山玩水,拜访了一位隐士,但对他而言,却是一次珍贵的精神洗礼和思路重整。秦老爷子那些看似朴素的话语,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对之前遭遇的种种,对未来的道路,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科技、武力、资本,这些都是力量,但并非全部。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理解,对自身位置的认知,这些看似软的东西,或许才是应对未来更大风浪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