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身处最后一名的李恪(1 / 2)

“若真是我恒安道的兵,莫说是被围剿,就算是身陷重围、刀架在脖子上,也定会血拼到底,直至最后一刻!岂会轻易点燃那劳什子信号弹?”

说到这,他还故意抬眼扫了李恪一眼,话锋也越发的刻薄。

“依老夫看,这主动弃赛的士卒,定是平日里夸得太狠,早就忘了真正兵戈的队伍!”

说话间,他又端起有些放凉了的茶水,猛灌一口,语气里的讥讽毫不掩饰。

“这种队伍中的士兵,没了地利和运气的依托,便慌了手脚,只能点燃信号弹弃权!”

卫孝杰这话一出,在座的几位国公,包括太子李承乾神色,也都微妙地变了变。

在座的都不是什么蠢人,谁都能听出他这话明着是夸奖麾下的儿郎,暗地里却是在嘲讽,这人肯定是李恪麾下的燕王卫。

暗指他李恪的军功全靠地利和运气,麾下儿郎根本经不住真刀真枪的考验。

“嘴上说着‘积累经验’。

实际上怕是早就怕输了丢面子,这才在赛前拼命找由头。

若是赛事不利,便拿‘尽力’当挡箭牌,也能落个体恤下属的名声。

卫孝杰这一顿倾尽火力的宣泄,对他自己来说。

确实是将刚才憋闷的情绪,找到了宣泄口。

并且,越说越觉得解气的他,脸上的铁青也褪去几分,反倒添上了几分得意之色。

只不过,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李恪身上。

却没有注意到在座诸人,除了太子李承乾。

其他人的脸色,也都有些难看起来。

毕竟,在这个点燃信号弹的士卒,尚未查明之际。

这名士卒,可能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支队伍。

卫孝杰这般不分青红皂白,就给这名士卒扣上“怯战”“无能”的帽子,虽说明着针对李恪。

但凡事就怕万一,若是最后查明弃赛的是自己麾下的儿郎。

那卫孝杰今日这番“宁死不降”“血拼到底”的话,岂不成了打自己脸的笑话?

为此,莫说程咬金,就连秦琼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目光中透出明显的不悦。

论在场的众人,或许只有李承乾对李恪的态度最为复杂。

一方面,李承乾对李恪在突厥战场的军功,虽说他还不是皇帝,达不到心存忌惮的程度。

但这位三弟年纪轻轻便手握重兵、声望日隆。

作为太子,他下意识的会生出几分制衡之心,不愿看到李恪的势头过于迅猛,盖过独属于东宫的威仪。

但另一方面,李恪毕竟不像已经像有苗头跟他争宠、争地位的李泰,处处透着与东宫较劲的架势。

虽然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兄友弟恭的和气,实际上已经充满了疏离和猜忌。

所以,李承乾对李恪的态度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他既不像对待李泰那般警惕与疏远,又始终笼罩着一层身为储君、不愿见任何兄弟风头过盛的阴霾。

故而,就在众人对卫孝杰的言论或面露不悦时。

李承乾先是下意识露出不满之色,可瞬间,心中那点微妙的、借他人之手打压李恪的念头,就占据了上风。

下一刻,他脸上就挂上了一丝微妙的笑意。

那笑意淡得几乎看不见,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乐见其成的意味。

他好整以暇地端起茶盏,轻轻吹开茶水表面的浮沫。

似乎眼前这场针对李恪的口诛笔伐,不过是一出值得品鉴的戏码。

甚至,在看到这位一直顺风顺水的三弟,受到卫孝杰刁难的时候。

内心还掠过一丝难以言说的畅快。

仿佛压在心头那点“被赶超”的隐忧,终于借着卫孝杰的言语,稍稍释放了一些...

“砰...”

“孝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午食喝得酒,还没有醒吗?到现在还在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浑话!”

只听见一声清响,在众人耳中响起。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李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顿在了案几上。

若是一般的言语冲突,这位素来沉稳的代国公,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只不过,眼下卫孝杰这番,实在太过离谱,诋毁同僚,意图挑起各军之间的矛盾,若不加以制止。

传出去的话,不仅寒了李恪与那名点了信号弹士兵的心,更会坏了军中风气。

若是让其他将士们觉得拼死征战的功绩,竟能被凭空被轻易污蔑,那日后谁还肯为国效命?

他这才厉声出言制止。

早已面沉如水的他,目光如炬的射向犹自得意的卫孝杰,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斥责。

“演武之设,本为锤炼士卒,这是事先明确的目标,无可争议。”

“信号弹乃燕王李恪为保证士卒安全,亦是规则、人情所允,自有其用,本总管觉得也亦无不可。若卫都督觉得有问题,欢迎你找老夫理论。”

他这一声呵斥,如同冷水泼入滚油,让草棚内的气氛瞬间凝滞。

尽管卫孝杰自认为,他在领兵打仗上,不输大唐任何一位将领。

但是在李靖面前战功彪炳、谋略深远,更在朝野上下享有崇高威望的军神面前。

他那点资历与傲气,终究是矮了不止一头。

脸上的那丝得意也瞬间冻结,涨得通红,梗着脖子想要辩解。

“卫公,我……”

“报——燕王卫兵团参谋,仁勇校尉魏庭 ,陪戎副尉李兴友在外求见。”

然而,不等卫孝杰组织好辩解的说辞,草棚外士卒的通传声。

见到有人打破这令人凝滞的气氛。

所有人,包括李承乾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着,众人几乎是同时抬眼望向,一旁静静坐着喝茶,似乎刚才的争论与他无关的李恪。

直到这时,李恪这才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道。

“这是小王安排负责此次演武全局推演与情报汇总的两位参谋。”

李恪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场针对他的风波从未发生过,微笑的解释道。

“想来这会是将最新态势,以及今天下午山谷内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了汇总,前来向汇报。”

说完,李恪又特意向太子李承乾看了一眼。

李承乾看到李恪请示的目光,对李恪的知情识趣非常满意。

他含笑的点了点头,示意李恪让他们进来。

李恪这才提高声音,朝着外面喊道.

“进来吧!”

早已候在门外的魏庭与李兴友,闻言,应声而入。

两人身着独特干练的文武袖袍服,步履从容,自有一股精悍之气。

他们目不斜视,步履沉稳地走到草棚中央,向太子李承乾及在座的李靖、秦琼、程咬金等国公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