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李承乾回到宅子里,前院里灯火通明,老赵在带着人从库房院子里往外搬东西,都堆放在前院里,一边还有人坐在桌边做记录。
李复站在廊下,倚着柱子,身上披着大氅,怀里抱着暖炉,看着院子里的人在忙活。
见李承乾回来,他挑眉一笑:\"高明回来了?正好,来看看这些赏赐可还够分量。\"
“赏赐?”李承乾疑惑。
“是啊,这是打算给王府两卫的赏赐。”李复说道:“大云寺的案子,他们也是不眠不休的折腾了好长时间,现在事情办完了,总该额外给他们些赏赐,毕竟,大家都辛苦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
王府两卫是王叔的亲兵,办事妥当,主家赏赐,倒也正常。
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李承乾凑近去看。
东西还真不少。
不过,王府两卫有一千多号人呢。
李承乾快步走到廊下,李复将自己怀中的暖炉塞到了李承乾手里。
“暖暖手。”
李承乾嘿嘿一笑。
“王叔真是财大气粗。”
“钱财是身外之物,大云寺的案子,是个苦差事,这帮人在后山上可是折腾了好些日子,加上拆大云寺,这都是些力气活。”李复说道:“那几日,我也没休息好,在宅子里尚且如此,更别说他们在大云寺的山林里。”
“再者说,钱财比起手底下人的忠心和办事能力,就算不得什么了,庄子的安全和稳定需要他们维护,你王叔这条小命,也需要他们保着。”
“毕竟,虽然你王叔我平日里低调,但是办的事儿,都是招人恨的,指不定多少人背地里惦记着呢。”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
这庄子,表面看着繁荣的很,实际上各种事情就没断过。
夏天自己在这里避暑的时候,尚且都能闹出事儿来,更别说自己不在的时候。
好歹自己在的时候,太子的名头还是管用的,会有人因此而忌惮.......
王叔他.......真不容易。
老赵捧着账本过来。
“郎君,按照您的吩咐,两卫的将士们,赏钱一贯,布一匹,擒获要犯者另赏一贯,头功五贯,另外,咱们提前订的炭火也送到了,明日上午就能直接从交易区拉到军营里去。”
“恩。”李复颔首:“再加些实惠的,明日给张焕送个消息,杀三十口肥猪,猪肉送到军营去。”
军营里虽然也有养猪,但那是军需,他们那边是有计划的杀猪吃肉。
而让张焕从养猪场杀三十口肥猪,那就是赏赐。
给将士们分肉,他们是愿意在营地里直接做了吃了,还是拿回家去,都由着他们。
“这样钱也有了,布也有了,肉也有了,取暖的炭火也有了。
今年过年,也能过个肥年。”
李承乾惊讶一瞬。
这明显,也是为那些军士的家人们着想,让其家人也跟着受益。
毕竟,在王府两卫当中,衣食住行,营地里都管着,得了这些赏赐,大多数都会选择送回家去。
“寒冬腊月的,吃穿最是重要,送这些,也最是暖心。”李复笑道:“军营里不能饮酒,不然,倒是可以赏赐些酒水。”
“高明,明日上午,你随我一同去王府两卫的营地,给将士们分发赏赐。”
李承乾点头。
“好。”
次日晨光破晓,阳光穿透薄云,天色晴朗,李复和李承乾两人乘坐马车,后面跟着车队,从宅邸出发前往王府两卫的营地。
道路上的积雪被清理在了路两边,未曾化开。
到了营地门口,李复和李承乾两人在马车上露了个脸,车队便顺利地进了营地,李复直接让他们停在了演武场的台边,他自己与李承乾则是去找苏定方。
两人下了马车,阳光照在他的玄色大氅上,镀了一层金边。
赏赐的事情,李复与苏定方说过,但是消息并未外传,让苏定方在营地里静候佳音。
一大清早,苏定方带着裴行俭在院子里习武,时不时的指导裴行俭。
对于这个被送来的小弟子,苏定方还是很上心的。
越教导越是喜欢。
聪明又刻苦,书院的课程跟军营里的训练,都不曾落下。
这里面的辛苦,可不是一般孩子能受得住的。
单是这份心性,就弥足珍贵。
少年手持木刀,一招一式虽显稚嫩,却已隐隐有几分凌厉之势。
苏定方见到李复和李承乾到来,与裴行俭两人收了架势,拱手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拜见泾阳王。”
裴行俭因习武,额头上还带着薄汗,呼吸略微急促,但眼神明亮,显然对待每日的早课,十分认真。
他在这边修完了早课,还要赶紧回书院去。
书院早上的操场锻炼,裴行俭便免了。
李复点头赞许:\"不错,看来苏将军没少费心。\"
苏定方哈哈一笑:\"这小子是个好苗子,吃得苦,肯下功夫。\"
李承乾看着裴行俭,目光中带着满意。
“高明,裴行俭如今可是苏将军的爱徒。”李复笑道。
李承乾的脸上也带着几分笑意。
“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了,书院入学考试的第一名。”
李承乾对此倒是印象颇深,加上裴行俭来庄子上的事情,前因后果,他早就清楚了。
如今再见裴行俭,倒还真有点脱胎换骨的模样。
李复哈哈一笑,看向裴行俭。
“太子殿下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好好练,将来必成大器。”
裴行俭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谢殿下勉励!\"
李复看向苏定方。
“今日犒赏将士们的东西已经到了,苏将军,着手安排一下吧。”
苏定方抱拳行礼:“末将这就召集将士们。”
苏定方让裴行俭先回屋子里,换身衣裳,擦干净汗水,免得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