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署是惠民药局中专设为女子看诊的部门,此部门由女医坐堂,在女医下再设女使职位若干。女使不看诊,只做些辅助工作,若其中有医术精进者,日后通过考核选拔,也能晋升为女医开始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
至于这惠民药局,则是璋和帝登基后下旨设立的,专为贫困百姓提供免费药品和医疗服务,最初仅在京城设了一处,后陆续推行,发展至今早已覆盖了大齐各州的各大城。
只是和惠民药局不同,这女医署是去年才开设的,至今满打满算也才发展了近一年的时间。而这女医署的设立,则是苏淡云促成的结果。
那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当时太子妃终于顺利诞下了小太孙,太后帝后看着那健康俊美的孩子,全都欣喜不已,璋和帝更是亲自给自己这第一个孙子赐名。
太子夫妻激动之余,深知这都是苏淡云给太子妃调理身子的功劳,当即就要重赏于她。
谁料苏淡云却推了所有赏赐,转而借此机会提出了开设女医署的想法,表示希望以那些赏赐换此事达成。
至于这开设女医署想法的由来,还得追溯到苏淡云的上一世。
上一世她随师父四处游历,发现大齐各地的医馆绝大多数都是男郎中看诊,官府开设的惠民药局,其中的郎中更是清一色男性。许多女子得病后碍于男女大防等诸多世俗原因,有些病症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医治,最终只能熬着到死,她每每看到或是听说都会深感唏嘘。
除此她也知道,大齐杏林虽是男郎中当道,却也不乏有行医志向的女子。只是除了某些医学世家出来的女子能深研此道而不被歧视,其余女子若想从事医道多会被人指指点点,更无人会去鼓励她们给她们提供什么机会,以致她们要在医术上有所成就会比登天还难。
她相信,若她能有足够的实力给她们提供一个平台,她们定能大放异彩,同时还能造福天下千万女子性命。
这个问题一直横在她心里,这一世回来她就开始时不时琢磨此事,渐渐就生出了一些想法,而这设立女医署的想法,就是这般琢磨出来的。
以前她站得还不够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这么宏大的事情,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这下她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再犹豫,当即捉紧时机把想法提出,并将有此想法的理由郑重给太子夫妻说明了清楚。
太子妃听着,看向苏淡云的眼神比太阳还要炽热,一旁的太子虽神情变化不大,心里却已渐渐认可,深觉此法对大齐的百姓确实大有裨益。
待夫妻俩听罢,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赞同,不觉相视一笑。太子随即就应下了苏淡云的请求,并表示会将此想法禀给璋和帝知晓。
说起璋和帝,经过前几年徐朔珩那事,他处理那些事的仁明之举颇得民心,被百姓赞颂良久,实在超乎了璋和帝的预料。
有了此等美妙体验,他对做仁明之君一事真是愈发上瘾,也愈发地得心应手,这几年出台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受百姓爱戴,得诸卿臣服。
如今百姓提起他们的帝王,总会带上仁明这样的字眼。璋和帝得知后自是龙颜大悦,也因此继续鞭策自己,俨然已成了继大齐开国太祖之后的又一位广受盛赞的帝王。
故而听太子提出设立女医署的想法,璋和帝当即就从中嗅出了仁明二字,心中并不排斥。
只是听着听着,他不由得就想到了诸多往事,不觉就有些恍神。
他还记得,当初他登基不久,有穷苦百姓因无银看诊,一家几口生生耗死在了家中。先皇后听到那事甚是感慨,独自垂泪,他见了连忙关心,之后夫妻俩就那事聊了起来,先皇后叹道,若大齐能有个地方可以让穷苦百姓看诊,那该多好。
回到御书房后,他就召来了心腹大臣商议,随之很快就有了设立惠民药局的旨意。
时光荏苒,一眨眼多年过去,如今先皇后唯一的孩子就跟他母后当年一样,跟他提起了类似的想法,这怎能不让他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