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上,聚光灯尚未完全亮起,前奏已先一步流淌而出。
弦乐的悠扬与钢琴的清澈构成经典搭配,二者各司其职却又交相呼应——没有激烈的节奏冲击听觉,也没有繁复的编曲刻意炫技,反倒像一部情感电影的开篇序幕,尚未听见人声,便已将在场听众悄然拽入那片细腻绵长的情绪漩涡之中。
观察室内,乐评人汪瑞与身旁的同行几乎同时侧过脸,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彼此眼中都藏不住显而易见的惊喜。
这短短几十秒的前奏实在太过抓耳,独特的旋律线条形成了极强的记忆点,任谁都能断定,这样的开场绝对会让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当许立言的歌声响起
“每当我听见忧郁的乐章,勾起回忆的伤;
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月光,想起你的脸庞;
明知不该去想,不能去想,偏又想到迷惘……”
在许立言心中,情歌王子的位置永远只属于张信哲,而《信仰》这首歌,既是张信哲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自己格外偏爱的一首。
尽管他没有张信哲那般细腻温润的声线,演唱风格也截然不同,却唱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味道
他低沉的嗓音如同在耳边轻声诉说,将一段错过的爱情故事缓缓道来,让人不自觉地放轻呼吸、侧耳倾听。
与此同时,深沉哀婉的弦乐层层递进,为歌声增添了情感的厚度,歌曲的情绪也随之从最初的“平静”,慢慢转向暗藏波澜的“悸动”。
随着旋律推向高潮,许立言的声线逐渐透出力量。
“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
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
我不管心多伤,不管爱多慌,不管别人怎么想;
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
“这首歌是他自己创作的吗?”观察室里,莱森忍不住开口问道。
此前他几乎从未认真听过华语歌曲,这次华夏之行,也只是简单了解了几位华夏歌手。可刚才听到前奏时,他便感到耳目一新。
乐器编排看似简单,细节处却藏着巧妙的设计,这样的创作功底让他由衷欣赏。
“是的,他每一场竞演演唱的都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而且每一首都是首次公开的新歌。”江變点头回应。
“所以你今天也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莱森追问。虽然他从未参与过这类音乐竞技节目,但也清楚在比赛中演唱观众陌生的新歌有多冒险,除非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抱有绝对的信心,否则绝不会轻易尝试。
“没错,我也是第一次听。”江變再次点头。
莱森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上,紧紧注视着舞台上的许立言。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华夏歌手,悄然让他生出了一丝欣赏。
但这份欣赏并未动摇他的自信心,反而因为“同龄”“同为创作歌手”这两个共同点,让他对接下来的同台竞演多了几分强烈的胜负欲。
镜头转向候场厅,高信看着电视里许立言的表演,由衷赞叹道:“小许是真了不得啊,又拿出了一首好歌。”
“可不是嘛!”宁巧云也毫不吝啬赞美,“这小子就像个挖不完的宝藏,每一期都能交出这么优质的作品,说实话,我是真的叹为观止。”
一旁的骆鸿祯默默盯着屏幕,心情却格外矛盾。
他打心底里讨厌许立言,可此刻听到许立言演唱的这首新歌,又忍不住真心喜欢。
近些年,骆鸿祯始终没有拿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新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几首歌,还是好多年前的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