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她是真的觉得活着累人,但若她死在了宫里。
父亲母亲一定会伤心的。
那个时候的她对自己的生命并不在意,只是想着不能就这样死了。
便宜了其他人,也伤了父母心。
直到她有了陛下。
可如今陛下都已经坐稳江山了,她也不像从前那样年轻了。
“大哥,向家该交到孩子们手上了。”
向华月没有说这个孩子是谁,但是向家的下一辈中,谁最优秀。
她相信大哥清楚。
“阿筝自然是小辈里面最优秀的孩子,可是她无功名在身,不能入朝为官,怎么护得住向家。”
向华焱捂头,依旧难忍头疼。
“阿筝是怎么说的?”
向华月对大哥如今的头疼只能忽视,相比大哥的痛苦,现在的向家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大夏人才辈出,如今大夏所有的老派贵族,只要家中没有才能出众的孩子。
那就距离跌落悬崖不远了。
“阿筝倒是没说什么,只说等阿柯从太行山回来,向家的情况就能好些。”
向华月蹙眉看向大哥:
“所以阿柯去太行山也是阿筝的计划?”
向华焱点头,向华月已经想明白了阿筝的计划。
果然能跟着陛下一起长大的孩子,又怎么会差。
“那就按照阿筝说的办吧,还有向家最小的一辈,该送去学堂读书了。”
向华月还强调了一遍:
“我说的是所有的孩子,也不必在家里办什么私塾了,在家里过得太舒服是学不到东西的。”
向华月看过太过老派的豪门贵族在家中开办私塾,请的还是名家大师。
最后能出成绩的也不过寥寥。
“女孩们全都送去京城陛下开办的女子书塾,那里的先生都是陛下派人寻来的,大哥找不到比那更好的先生了。”
向华月这次回来才知道。
这么久了,十几年了,陛下开办的书塾都已经培养出了许多有才之士。
大哥竟然还在闭门造车。
“大哥别这样看着我,边关无战事,习武确实可以守卫边关,陛下不会忘记向家的付出。
但我们也得看现在的局势,陛下励精图治是为了天下再无战事的。”
向家的孩子们都是习武的好手,可这只够向家在京城站稳,却是难站到从前的高度了。
“陛下身上留着我的血,我身上留着向家的血,大夏的将来再也不会有向家的君后入宫了,陛下不会准许的。”
向华月记得陛下和她说过的一些血缘枷锁,是无法突破的。
女子生育本就困难,大夏未来的帝王是不可能常年大着肚子,就在养心殿里待产的。
“有些话我言尽于此了,到底该怎么做,大哥才是如今的定国公,大哥自己拿主意吧。”
向华月端起茶盏喝了两口,才压下心头的郁气。
如果说陛下是来拯救她,拯救大夏皇室的。
那向筝就是向家绝境前诞生的希望,向柯回来之后,可以借着和明朗的关系,直接入朝为官。
就像当初陛下抛给向筝的橄榄枝一样。
给向筝的那一根被向家人亲手斩断了,还差点断了向柯的橄榄枝。
如今向筝借着太行山苦修的事情做筏子,将橄榄枝重新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