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羲和现身(1 / 2)

李言刚落地,刚走两步,一头撞在一个坚不可摧的物体上,然而面前什么也没有,他伸手摸了摸,发现面前是堵空气墙,无法通行。

空气墙他遇到了好几次,有经验,先看有没有入口,或者最脆弱的地方,可闭目感受了许久,啥也没感受到。

他又捡起一块石子和一片落叶,往落叶中注入先天罡气,抬指以气御叶,叶片如刀片穿过了空气墙,直直钉在墙内石阶处。

同样往石子中注入先天罡气,与落叶一样直接穿过了空气墙,说明空气墙对落叶与石子这种死物是无效的。

想到这里,李言当即施展闭气之术,并封闭五感六识,心脏跳动频率放缓,脉搏变得微弱,灵魂微微脱离肉体,以这种半假死的状态成功穿越了空气墙面。

刚穿过空气墙,恢复最初的状态,然后下一秒,他眼前画面一闪,出现在一处类似石窟的地方。

就有点像他曾经在帝都紫禁城一座宫殿内,抬头仰视天花板时看见的藻井,只不过更深罢了,抬头望向上空,一座座宫殿依山而立,环绕天井一圈,共九层,仿佛是按照九重天划分的。

走在宫殿前的琅嬛大道上,李言警惕的看向四周,发现不对立马跑,他现在没法力用不了乾坤袋,能用的只有身上的多功能负重,手环脚环都可以作为武器使用。

周围宫殿静得出奇,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没人,越是静得出奇的地方,李言心里越是发毛,即便此地是云上天宫,可那种发毛的感觉却愈发强烈。

果然不出所料,静谧的天宫危机暗藏,李言刚一只脚踏出,另一只脚还没落下,琅嬛大道开始微微颤抖。

上方有源源不断的火球往下滚落,从最顶端的宫殿依次往下,一个个巨大的火球散发着上千的摄氏度,一般人靠近估计就能烧成灰,哪怕是修仙者恐怕也不好过。

修仙者只要遇到的不是三昧真火那种特殊的仙火神火,像这种火球顶多会被烧伤,用草药丹药休养数月就恢复了。

李言向后退去,可他越往后退,火球出现的频率就越快,离最近的宫殿滚出的火球就出现在面前,李言当即调转罡气,罡气操纵地面的石子沙砾悬浮在面前,汇聚成一堵墙挡在自己面前。

然而石墙碰到上千度高温的火球当场就炸开了,他只得将罡气包裹住拳头,随即一拳轰然砸出,火球直接爆开,犹如天火般从天而落,将下方的国度砸出一道道坑。

李言抬起左手臂,侧掌为刃,先天罡气于手臂汇聚出刀气,手臂落下,刀气劈开一个火球就散开了,李言一步踏出,就以此招来一个劈一个。

奈何火球太多了,照这个进程又何时是个头,总不能与上千度的火球硬碰硬吧,即便他是体修,碰到上千度高温也扛不住,即便不死也要蜕成皮。

突然,李言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自己虽然无法使用灵力,但可以用真气,要知道元灵之炁复苏之前,他们修行靠得便是那一身浑厚的真气。

真气不比灵力差,一样可以施展术法,只是威力没灵力发挥出来的强,但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李言抬起手,回想起曾经在人间界刚踏入修行时,施展的道术,左手兰花指,右手大道指,真气汇聚指尖形成一阴一阳太极八卦的图案,巨大的火球在接触到太极图案时竟瞬间化开。

李言见有效,太极的力量蕴含正反两个极点的力量,可以将高温的火球转为温度极低的冰球,与后面来的火球碰撞化开,成为水蒸汽消散在空气中。

原来法印压根没作用,也对,这些道术对付一些凶灵恶鬼或许有用,对付这些火球根本没啥卵用。

李言再次调集真气,心平气和,直面千度高温火球的威能,真气于双手中汇聚成阴阳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能量,心中默念静心三诀。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忘我独神,心神合一,气宜相随……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李言大踏步往上走,哪怕火球冲到近前也未能在心中掀起一丝波澜,上千多高温淡然面对,太极阴阳鱼将高温转变为低温,低温与高温,冰与火的两极对立,令李言一步一步往上走。

不知冲了多久,在李言感知中应该挺久的,这天上石窟李言不知道长啥样,但这一圈李言感觉有十几公里,从第一层冲到了九层天阙,身上许多地方被烧伤烫伤,即便体修肉身强悍,此刻也已挂彩。

尽管挂彩,李言却对火有了不一样的感悟,火作为五行中杀伤力最大的元素,象征杀戮的金亦不是火的对手,相生相克中火克金,而火的克星是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李言却在火中寻到了一个特性。

并不是所有的火都能被水扑灭,当然这是废话,学过化学都知道有很多火根本不被水所克,像部分金属在高温下燃起的火,电气火,油类火与酸性火。

可如果将范围再缩小,有没有迄今为止无法被扑灭的火,世上还真有,不过那都是地理位置、燃料与经济等外在条件限制,居人类目前了解,这种无法扑灭的火在理论中是不存在的。

但在上界,这种不存在理论中的火比比皆是,三昧真火、九幽冥火、无量天火、永恒神火、天罚雷火等等,这些都是上尊残念提起过的,其实都是从本源之火中提取,借助规则举一反三创造的火。

也就是说,只要掌握火的本源,彻底领悟关于火的三个问题:什么是火?天地间宇宙中为什么会存在火?火自诞生到发展究竟存在什么规律?

只要弄清楚关于火的三个问题,就能直达火之本源,掌握起源之火。

这些便是李言刚刚的感悟,甚至在太极阴阳鱼化开火球时,他还想过有没有一种火能克水,能逆转五行,并与阴阳大道结合。

站在石窟藻井顶端,李言总算看清了全貌,他所在的位置在一座浮在天空穹顶的环形岛屿,下方的国度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彻底被厚重的云层覆盖。

再往上,似乎要离开地球,离大气层越来越近了,蔚蓝色的天空渐渐有些透明,隐约间仿佛能透过大气看见宇宙的星辰。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终点,李言脚下有云雾凝聚成的天梯,天梯一直连通至大气层之外的一座更大的岛屿,岛屿之上似乎一道人影驻守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