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你帮帮家里(1 / 2)

赵奕在北境的日子确实今非昔比。他虽然依旧算不上什么武力高手或治国能臣,但他手中的随拍机和他所记录、呈现的北境生活,却成了北境对外宣传中最耀眼的一环。

经由季如歌之手“剪辑”并多渠道散播的“vlog”,不仅在南境某些圈子里悄然流传,甚至在北境内部,也通过各村镇的集中播放点,成为了民众了解自身、凝聚认同的重要方式。赵奕那张原本带着南境纨绔气息的脸,如今在北境也算是小有名气。人们看到他,会笑着打招呼:“嘿,拿黑盒子的赵奕!”孩子们会围着他,好奇地想看看随拍机里又拍了什么新奇东西。

他在新城“北辰之光”大酒店尝过的美食、体验过的妆造、拍摄过的“打卡点”,都成了北境对外吸引游客(尽管目前还只是少数)的标杆。他早期记录的那些淳朴的村民劳作、精湛的手工艺,则被用于展现北境的坚韧与文化底蕴。

可以说,他凭借一己之长,意外地在北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名声和关注度就像双刃剑。他在北境“成名”的消息,终究还是通过某些渠道,传回了南境,传到了那个早已将他“放弃”的家族耳中。

最初是几封经由隐秘渠道转送来的家书。字迹是母亲的,措辞凄婉,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对他的思念,担忧他在北境受苦,又隐隐提及家族近况不佳,她在家中如何艰难,日夜以泪洗面。

赵奕看完,面无表情地将信纸扔进火塘。火焰吞噬了那些迟来的关切和诉苦,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当初那场抉择,早已将亲情烧得所剩无几。

见信件无用,新的联络方式很快又来了。这一次,是通过北境与南境某些暗线交易物资时,捎带来的一件特殊物品——一个巴掌大小、镶嵌着细小灵玉的“千里传音器”。这种法器造价高昂,极难获取,通常只用于极其重要的紧急通讯。

一天夜里,那“千里传音器”微微发光,发出嗡鸣。赵奕迟疑了一下,还是注入了一丝微弱的灵力(这是他来到北境后,跟着村民学了点粗浅的引气法门,虽无大用,但激活这种低级法器足够了)。

法器亮起,投射出两道有些模糊、微微晃动的人影。正是他的母亲孙氏和兄长赵显。

孙氏未语泪先流,隔着模糊的光影,都能看到她眼眶通红,面容憔悴了许多:“奕儿……我的奕儿……你还好吗?娘想你啊……”

兄长赵显在一旁,脸色也有些复杂,叹了口气,开口道:“二弟,许久不见。听闻你在北境……似乎颇有名声了?”

赵奕看着光影中那两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中平静得很。他甚至有点好奇,他们这次又想说什么。

孙氏哭诉了一番思念之苦后,话锋渐渐转变,开始诉说家族的不易。说父亲赵坤因军械案被牵连问责,虽未下狱,但已被削去实权,在家闲置,备受冷眼。说家族产业如何受到打压,日渐凋零。说她自己在家族中如何地位尴尬,备受排挤。

“……奕儿,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们,恨我们……”孙氏泣不成声,“可当时那种情况,朝廷逼得紧,家里又出了那样的事……我们也是没办法啊……若是不那样选,或许我们赵家早就……早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