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这让他们像土包子(2 / 2)

但邀请函上同时注明,届时将有机会亲眼见到那些“光影戏”的拍摄者,并体验最新的“沉浸式光影技术”。这一点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那些神奇的画面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个神秘的拍摄者又是谁?

抱着几分好奇和几分无所谓的心态,大部分人还是决定去看看。酒店依旧安排了舒适的交通工具,但这次路程很短,没过多久,就抵达了目的地。

眼前的万福村,与他们想象中那个“普通村落”的形象,既有重合,又有不同。

村子确实不像新城那样充满未来感,房屋多是石木结构,显得古朴结实。但街道异常干净整洁,规划得井井有条。村民们的衣着不算华丽,但用料厚实,颜色鲜亮,精神面貌饱满,眼神里透着一种自信和从容,完全没有南境穷苦百姓那种麻木或畏缩。

所谓的“文化展示中心”是一栋新建的、颇具规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境的粗犷与现代的简洁。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除了村民,还能看到一些明显是来自其他北境聚居地的代表,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典礼仪式简单而热烈。没有繁文缛节,一位看起来是村中长者的老人和季如歌先后简短发言,主要是欢迎各方来宾,强调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性。

季如歌的出现让这些南境客人微微骚动,他们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年轻美丽的女性,竟然是这个村子的实际管理者。

仪式结束后,众人进入展示中心内部。里面空间开阔,分区展示了北境各地、各族群的手工艺品:精美的皮毛镶嵌画、造型古朴的黑陶、色彩绚丽的刺绣、锋利实用的刀具、精心鞣制的皮革制品、还有各种草编、木雕、骨雕……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独特的审美。

不少匠人就在现场进行演示,专注地打磨着手里的作品。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甚至在某些摊位亲手尝试简单的步骤。

这与新城那种纯粹的消费享受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创造的氛围和文化的沉淀。南境的少爷小姐们饶有兴致地浏览着,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精巧物件赞不绝口,纷纷解囊购买,作为独特的纪念品。

而展示中心最吸引人的,是位于中央的一个特殊区域——“沉浸式光影体验厅”。

这是一个黑暗的大厅,众人被引导着走进去站定。忽然,四周的墙壁和穹顶亮起柔和的光芒,瞬间将所有人包裹其中。

光影变幻,他们仿佛瞬间置身于茫茫雪原,寒风似乎扑面而来,能看到雪花在眼前飘落(实则并无冷气);下一刻,又变成郁郁葱葱的夏季森林,鸟鸣声声,光影透过树叶洒下;接着是金秋的麦浪,仿佛能闻到谷物成熟的香气;然后是之前见过的极光景象,更加宏大、逼真,仿佛触手可及……

这些景象,大多来自赵奕拍摄的素材,但经过季如歌的“剪辑”和特殊技术处理,变成了这种全方位、环绕式的震撼体验。南境的客人们发出阵阵惊呼,伸手去触摸那些显然并不存在的影像,完全沉浸在这逼真的虚拟幻境之中。

最后,光影渐渐汇聚,变成了一段快节奏的混剪:村民辛勤劳作、工匠专注打造、战士操练巡逻、孩童欢笑奔跑、丰收的喜悦、节庆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