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时传来消息:兵部贪腐案即将审结,尚书大概率罢官,但新任尚书是皇帝心腹,主战派。边军粮草已续上,新的进攻可能在秋后。
“秋后…”季如歌看着地图,“我们还有不到四个月。”
她召集所有管事:“列出最紧缺的物资清单。尤其是军械坊和药坊需要的。”清单很快呈上:精铁、焦炭、硝石、几种特定药材。“采购。动用所有代理渠道,加价三成,分散购入。期限,两个月内到位。”“资金…”“动用储备金。必要时,预售部分明年粮种份额。”
庞大的采购网络悄然启动。北境的需求推高了周边数州相关物资的价格,引来些许猜测,但战备时期,各地物资流动本就频繁,未引起太大注意。
与此同时,季如歌加强了内部管控。所有入境人员严格筛查。
各村实行连保制,陌生面孔必须上报。
工坊区增派巡逻,特别是雷公坊和火药作坊。她派出一支精干小队,潜入岭南与朝廷控制区的交界地带,监视官方动向,并伺机散播谣言,夸大岭南土司的不满和山匪势力,制造混乱,延缓朝廷可能从南方发起的夹击。
七月末,大部分紧缺物资陆续到位,存入各隐蔽仓库。北境的战争储备达到新高。但财政也消耗巨大,储备金见底。
十六皇子再次来信,语气焦急:新任兵部尚书已获授权,正在调集更多边军和粮草,攻势将远超此前预估。
他暗示自己已无法再做更多,甚至自身安全也受到怀疑。
随信附上一份残缺的军方调动抄件,部分兵力数字和路线模糊,但能看出大致进攻方向和规模。
季如歌仔细查看了抄件。“主力仍从正面来。试图突破黑石坳。分兵牵制岭南。”她判断,“和预想差不多。”
她回复十六皇子,只有三字:“已知悉。保重。”
八月初,秋粮未熟。边境气氛愈发紧张。
朝廷斥候活动频繁,与北境巡边队发生数次小规模交火,互有伤亡。
季如歌下令边境村庄老弱妇孺全部后撤至第二道防线以内。
农田能收的抢收,不能收的弃置。
她登上黑石坳堡垒最高处。远方地平线上,烟尘渐起。
“快了。”她低语。
反正自己这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倘若那朝廷真打算对北境和岭南那边下手,保管那边有去无回。
打的对方一个片甲不留,这仗要么不打,要么就打的对方下次不敢冒犯。
正好自己新弄出了一批武器,拿着利用他们练练手不正好?
那可是他们自己找死的,与他们可没有关系。
他们不主动,但也不会受气。
想来就来,想打就打,那也要看看她是不是有那个好脾气。
想到这里,站起身,看向窗外。
尽管大家都在紧张部署,但大家的神态还是放松,看来并不紧张。
这样的精神面貌,是季如歌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