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听着,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幅度小得几乎看不出来,心里暗自琢磨:李蕴华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暗示我得学会变通?
可这话跟谁不能说啊?
翰林院里,虽说有不少刚正不阿、不肯屈服的人,但也有不少善于揣摩上司心思、巴结奉承的家伙。
不管是谁听了这番“提醒”,估计行事都不会差到哪儿去。说白了,谁不想进步啊?
起居郎之前,也是一份炙手可热、趋之若鹜的美差事,当初许多人为了这个差事,又是巴结,又是讨好。
现在变成这样,狗见了都摇头。
李蕴华这样的话,不知对多少人说过。
有看起来顽固不化的,有看着憨厚老实的,还有一贯善于钻营的……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顽固的人不懂得变通,憨厚的人难以讨人欢心,钻营的人容易得意忘形……
总之,没有一个人能让李蕴华真正放心。
至于李蕴华为何找上贾环,原因出在湖广赈灾这件事上。
贾环暗中安排,把大笔金银送到宫里贾元春那里,元春又把这些金银全部献给庆历帝。
到头来,元春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也让庆历帝对贾府的印象有所改观。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元春的功劳,可像李蕴华这样老于世故的人,心里看清楚得很:这主意肯定是贾环出的!
贾府这些年是什么情况,朝廷上下谁不知道?
元春进宫这么多年,一直不太受宠,偏偏是贾环崭露头角之后,皇帝对贾元春乃至整个贾府的态度才有了转变。
这种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至少除了贾环,贾府找不出来第二个。
贾环此刻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李蕴华揣摩得八九不离十了。
为了打消贾环心中的疑虑,李蕴华露出十分慷慨仗义的神情,大手一挥便道:“贾侍读且放宽心,你是朝廷栋梁之才,是陛下看重赏识的天纵奇才,就算……就算万一不小心罢了起居郎的官,丢了官职,老夫也会保证你翰林院侍读的官职不丢,绝对不会让你因为这件事受到一点损失!”
这样掷地有声的承诺,要是换作普通的年轻子弟,恐怕早就激动得不行,或者感激得痛哭流涕了。
结果呢?
贾环还是一言不发,低垂着眼帘,浓密的长睫毛遮住了眼底一抹锐利的讥讽。
就凭这几句空口承诺,就想哄骗他往这火坑里跳?真把他当成三岁小孩了?
就算罢掉起居郎之后能暂时安稳下来,可在庆历帝心里留下“不堪重用”甚至“桀骜不驯”的印象,那岂不是在仕途上留下了一个洗不掉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