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生命形态进化方向,当年易凯觉得不是一个好方案,可现在它却实现了。
当然,当初易凯反对继续走量子生命形态进化方向并不是觉得这项技术没法实现,而是觉得它会给人类文明带来灭顶之灾。
岳渊记得当初易凯在文件中确实肯定了量子生命形态进化方向的重要意义和伟大成果,也称赞那将是人类在精神意识领域研究的伟大成就。
但同样的,也指出了问题所在。
简单的说就是新生生命问题,易凯担心被改造成量子生命形态的人类没法再生育后代,人类文明便也就没有新生命体诞生。
如此,人类个体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种战争或者意外的发生变得越来越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对于这个问题,当年支持继续走量子生命形态路线的科学家给出的方案是,通过封存精子卵子来解决。即,人类可以在进行生命形态转化之前,建立一个精子卵子库,只要想继续增加人类人口,那就可以进行人工胚胎繁育,诞生新的人类胎儿。
等胎儿长大成人后再进行生命形式转化,同时,每个新生人类的生命形式转化之前,都必须提前保存自己的精子卵子,以这种方式持续更新人类的精子卵子库。
当时易凯还提出了一个现在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那就是量子生命形态的寿命和潜力。
回忆过去,岳渊也顺便提了一嘴当初易凯提出的种种担忧。
对此,蓝飞翔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技术进步。
蓝飞翔看向岳渊,信心满满地说道:“岳帅,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现在的人类文明已今非昔比,当年易凯教授提出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
整理了一下思路,他继续道:“首先就是后代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量子生命形态可不是真的变成量子幽灵,然后失去管鲍之交的能力,而是可逆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量子生命形态转化之后,可以主动转化成量子人,也可以从量子人状态再次变成肉体存在。”
“这在之前确实难以想象,但现在我们有弦基计算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生命形态转换的时候将两种形态的信息都记录下来,我们只需要将那些信息复制出来给每个个体使用就可以”
顿了顿,蓝飞翔继续说道:“至于说个体生命形态变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肯定有,但不是有社会学家么,让他们制定出相关合理的规则不就行了?”
岳渊点点头,确实如此。
新技术出现导致社会规章制度落后,那就赶紧制定、更新相应规章去适应新技术,而不是一刀切的扼杀新技术。
而且要快,否则必定会造成社会的各种乱象出现。就如地球时代的电车问题,无人机送餐问题,独、二、三、四轮车与高低速道路问题,可不就是科技发展和规章制度不协调不同步的问题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