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时差比伦敦快了8个小时。
当那场世纪婚礼在伦敦举行的时候,长安已经是晚上了。
正因如此,许多人都有时间在电视机前看着这场盛大的婚礼。
在sEA的传统认知之中,除了唐山、德国之外,他们与英国同样也是非常亲近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英联邦成员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是英国是夫人的娘家。
嗯,总的来说,两家就是亲戚。
再加上多年来双方在各个领域内的合作以及国际事务中的互相配合,所以双方的关系非常融洽。
也正因如此,在这里人们同样也关注着这场盛大的婚礼。
长安国际机场,候机室里人们都挤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看着这场盛大的婚礼,
一个穿着连衣裙年轻女人就站在人群中,抬头看着电视机里的婚礼时,那双眼睛中充满了向往与羡慕。
女人看着电视的时候,一名士官从不远处走了过来,他同样也在抬头看着电视里的婚礼。
虽然现在婚礼还没有开始,但是所有人都已经在那里谈论了起来。听着别人的话语。他扭头朝另一个方向看去,在人群中他看到了对面的女人,感觉到从一旁投来的视线。女人顺着视线看去时,双眼睁大,满满的都是惊讶。
他们就这样看着彼此,目光中似乎也只剩下了彼此。
酒店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男人的手掌贴着女人的后颈,手指摩挲着她细腻的皮肤。唇齿相依的间隙,女人枕在他坚实的胸膛前,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你会留下来吗?”
男人松开她些许,额头抵着她的额头,漆黑的眼眸里映着房间暖黄的灯光,缓缓点头:
“我会留下来的,只要你开了口。”
女人笑了,眼角眉梢都浸着柔意,伸手抚上他脸颊的胡茬:
“你真的愿意离开军队留下来?为了我留下来!”
“嗯。”
男人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说道:
“是的,我不希望再一次错过你。”
他们是少年时的青梅竹马,他是军人子弟,生活在眷村,他们是在中学时相识,并爱上了彼此,那几年,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不过,就在中学毕业时,他的父亲接到了调令,调往另一座军事基地,这就是军人子弟的命运,那天,她红着眼眶追赶他,对着远去的汽车喊着:我爱你。
从那之后,他们再没有见面,只是偶尔有书信往来,后来中学毕业,她收到了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他和很多军人子弟一样,选择了服役,这十年,他跟着军队辗转世界各地,沙漠的风沙磨砺他的筋骨,深海的浪涛锤打了他的意志;她在医学院的实验室和病房里度过日夜,他们慢慢的失去了联系,也各自都有了彼此的生活。
直到一个小时前,在机场的人流,挤在电视机前的两,同时看到了彼此,目光接触时,时光仿佛突然倒流回十二岁那天。
那是他们相遇的那天。
男人看着她,说道:
“我今天就回基地,申请退役。我已经服役十年了,已经足够了,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女人望着他,睫毛轻轻颤动,目光里的爱意像涨潮的海水,几乎要将他淹没。他们就这样并排躺在床上,聊着这些年他们的经历,聊到他在海外执行任务时见过的极光,她在医院里第一次成功抢救病人时的激动。时间在絮絮叨叨的话语里溜走,唯独只剩下浓浓的爱意。
男人起身时,被子滑落露出他紧实的肌肉,他笑着揉了揉女人的头发:
“渴了吧,我去拿饮料。”
冰箱里的汽水带着冷气,男人拧开两瓶,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转身回房间时,正看见女人随手拿起遥控器按开了电视。屏幕亮起的瞬间,他听见她轻轻“啊”了一声。
“在看什么电影?”
他随口问,以为是哪个好莱坞动作片的激战镜头——屏幕里是航拍的镜头,街道上硝烟弥漫,枪声密集,人群尖叫着四散奔逃。
可女人没有回答。
男人走进房间,才发现她捂着嘴唇,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指缝往下淌。她的脸色苍白得像纸,眼神里满是惊慌,看见他进来,声音发颤:
“是阁下……阁下的车队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了……好多人都死了……”
男人手里的汽水“咚”地一声放在床头柜上,目光猛地投向电视屏幕。
画面里,车队周围,特工们于硝烟中顽强的守卫着阁下,而新闻主播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滚动的字幕刺得人眼睛生疼。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就这样站在那里,尽管很快特种部队就赶到了,而且新闻中也确认了阁下已经安全,与夫人一同正在返回长安的途中。
但是,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他看着女人,脸上带着泪痕的女人也看着他,终于,她从床上站起来,然后抱着他,轻声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去吧,去教训他们,我,我会等你的!等着你回来。”
当盛大的婚礼变成一场恐怖袭击,当阁下的车队遭到袭击时,电视机前的人们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