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34章 风从南洋起(第二更,求订阅)

第2434章 风从南洋起(第二更,求订阅)(1 / 2)

诺贝尔奖。

十月的南洋到处都在谈论着这个话题,毕竟,这可是最有含金量两个奖项,现在都被SEA的学者获得了。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为之骄傲呢?

当然,除了与有荣焉的感觉之外,所有人也都在讨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棉兰老到掸邦,从泗水到大马,他们都有着这样的渴望,毕竟,他们还没有实现这方面的突破。

而SEA呢?

人家都已经获得十九个了!

甚至就连同暹罗,人家也获得了一个诺贝尔奖,每每想到这一点,大马上下,就是一阵愤愤不平。

“李良玉教授明明是在吉隆坡大学物理系取得的硕士学位,他原本应该留在大马的。”

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民间,甚至就连同身为大马总理的林苍佑,在提到诺贝尔奖的时候,难免又提到了李良玉。

“广智,你说当年如果吉隆坡大学聘请了李良玉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早就有了诺贝尔奖?”

傍晚时分,在谈完了正事之后,林苍佑看着面前的侄子,用极其可惜的语气说道:

“别说民众好奇,为什么吉隆坡大学没有聘请李良玉,就连同我也是好奇的很,你知道原因吗?”

面对叔叔的询问,林广智笑着说道:

“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您还放不下这个问题?”

这并不是叔叔第一次问这个问题,当年李良玉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后。叔叔就曾经命人调查过,而且民间也多有质疑。

“放下……”

林苍佑将手中的钢笔,神情严肃的说道:

“如果他是因为才华被排挤走的,不弄清楚一个所以然的话,大马的高等教育也就完了,大马也就完了,连人才都不能容得下,又怎么可能会有未来呢?毕竟,大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高等人才,而吉隆坡大学……是大马的最高学府,”

听着叔叔的话语,林广智点头道:

“叔叔,您说的很对,但是吉隆坡大学没有聘请李良玉教授,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因为以他当时的水平,确实没有办法进入吉隆坡大学,他之所以去暹罗,也是因为曼谷中文大学给的offer,而曼谷中文大学在暹罗的位列第六,当时,槟城科技大学也曾给李良玉教授offer,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曼谷……”

表面上,林广智是大马的内政部专务,可实际上,他从两年前开始负责情报部门,甚至早在他于劳工部任职的时候,就一直参与情治工作,而且当年,他确实参与调查了这件事。

“嗯,曼谷中文大学开出的薪水虽然与槟城科技大学相当,但是当地的消费比我们这里便宜一些,再加上当时他已经订好的机票,所以,只能说是阴差阳错吧。”

听着侄子这么说,林苍佑无奈道:

“哎,一个阴差阳错,却让我们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啊!”

看着叔叔那副失望的模样,林广智笑道:

“叔叔,诺贝尔奖,我们总会有人获得的,吉隆坡大学的赵书恒博士的研究成果,就被认为很有潜力获得诺贝尔奖化学奖,他在三年通过X射线晶体学方法,首次精确测定出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该复合体由超过10000个原子构成。该成果揭示了光合作用原初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步骤,证实了植物与光合细菌在分子层面的相似性,嗯,赵博士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机制的理解,嗯,这绝对是属于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因为SEA同时获得两个诺贝尔奖,所以大马学界也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最终他们找到了这个发现,

接着,林广智又补充道:

“赵博士在SEA读博士的时候,曾经以青年学者的身份到官邸参加过学者沙龙!”

官邸的学者沙龙!

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种象征,那里甚至被称为“诺贝尔奖俱乐部”,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都参加过学者沙龙,所以,在整个南洋学术界都以参加沙龙为荣。

当然,这种“学者沙龙”又是其它国家不可复制的,因为阁下本身就是科学家,他同样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他发明的集成电路,也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只是时间问题。

闻言,林苍佑向前探了下身体,充满期待的说道:

“哎呀,那可太好了,不过这是三年前的研究成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奖,嗯,你亲自关照一下,不,就以总理基金的方式,资助博士的研究项目,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对,就是耐心!”

林苍佑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

“当年阁下说过,做科学研究要有耐心,不能把科学家视为牛马,一味的制定目标,索要成果,甚至研究倒计时,急功近利是没有前途的。”

其实,整个南洋的科学界都受到SEA的影响,而SEA又受到德式科研传统的影响,同时又受美英科研传统的影响,就研究环境上来说,是非常宽松的,这也是能够促成其不断斩获某些开创性研究的原因。

毕竟,开创性的研究是需要时间的耐心的,急功近利的研究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为了在短时间获得成果,学者往往会选择在他人开创的道路上继续研究。而这种方式也注定了缺少“把0做成1”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