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发
景辰下船意外见到许观、孔恩二人, 微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心知定是南州知府的“特意”安排。
许、孔见到景辰不敢怠慢, 忙大步迎上, 大老远就拱手揖礼,声音带着些许激动道:“景辰兄!”
“许兄、孔兄, 许久不见。”景辰唇角带了客气的笑意。
曾经嬉闹的旧日同窗近在咫尺, 却如隔云端,一方诚恳中带着不自觉的恭维,一方客气中透出淡淡的疏离;一方向世俗妥协, 一方向规则妥协。
许、孔知道眼前站着的不止是昔日同窗,更是他们仕途上的登云梯。
景辰亦很清楚自己对他人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只能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划清楚河汉界,使人不可轻易越线, 否则便意味无穷无穷尽的麻烦。
今日他只要敢对许、孔流露出些许特殊, 便是在暗示许、孔是他宋景辰罩着的人。
那么明日这些人就可以打着他的名义来做事。
景辰的身份与气度足以驾驭这份矜贵疏离,许观同孔恩几乎是毫无违和感地接受了景辰的这番变化,实际上当年景辰在南州府时好说话归好说话, 真闹起脾气来,不要说他们, 杨睿都得低头认错凑上去哄人的。
客套一番, 许观见景辰面露倦态,截住孔恩还想要叙旧的话头儿朝景辰笑道:“京城到南州路途遥远, 景辰兄一路舟车劳顿定然疲惫, 知府高大人已命人收拾好上房, 不若先回去稍作休息,明日再为景辰兄接风洗尘。”
景辰笑了下, 擡手一指不远处等候的宋家马车道:“喏,接我的车来了,请许兄代为转告一声,就说知府大人的好意宋某心领了,改日再到府上拜访。”
说罢景辰朝许观、孔恩浅笑颔首,随即带着身后一众人大步离开。
许观与孔恩站在原地,怔愣半晌,怅然若失。
旁边高知府派来的人见许、孔二人与这位景辰公子不过是点头之交,遂回去禀告清楚,高知府见这位景辰公子年纪虽轻,行事却慎,全非他想象中的宠臣做派,因摸不准景辰脾性,心中对景辰越发忌惮起来。
许观与孔恩各自回到家中,到底有些神伤,回想当初与景辰相处情形,感叹景辰与他们一开始便是不同的。
只不想傍晚时候竟收到了景辰派人送来的礼物,礼物并不贵重,却令许观同孔恩泪盈于睫,只因景辰令人送来的是十六样不重样的京城特产。
俩人均非不明事理之辈,此刻还有什么想不明白。
接下来数日,景辰带着吴婉清在南州以及中州诸多口碑不错的景点游历一番,便开始了自己的正事。
他先是拜访了南州与中州两地的知府,将打通大苍山,引沧河水入中州之事做了说明,两地知府面对这泼天的富贵简直是措手不及!!!
此等可以载入史册的民生大工程在自己在任期间完成,虽说是由景辰公子主持修建,可也得地方政府支持配合不是,所以四舍五入,两人也是可以记入史册,记入功劳薄的。
再者,此事确如景辰公子所说,一旦建成,功在千秋,对南州府与中州府来说简直是太有好处了。
更让两人惊喜的是景辰公子说了,朝廷想办法筹银子,不需要强征两地的税银。
这一点可太贴心了,否则强征税银造成民怨沸腾,烂摊子还不得他们俩土著去收拾。
两知府大喜过望,心道京城中人人都称呼景辰公子为“宋财神”果然是名副其实,再是贴合不过!
三方利益高度一致,为景辰公子做事,就是为自己做事,更是为天下百姓做事,何乐而不为?
两地知府大人自是全力配合景辰。
景辰先是召集两地熟悉水利与地质的人才,令其对大苍山以及苍河进行各项测量记录,后又以个人名义,召集两地最有威望的世家富商谈合作。
在商言商,景辰自不会同他们讲什么“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景辰同他们讲投资,讲回报,讲投资回报率。
景辰的意思是打通大苍山的好处可不光是解决两地的洪涝与旱灾问题,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亦是天大的商机。
景辰给这些人画了一个香甜无比又巨大诱人,吃不到嘴里,就像股民看见股市一路长红连续十个涨停,自己却进不了场一般抓心挠肝。
要知道踏空永远比套牢更令人心碎。
景辰先是同众人分析了这两年大夏开通了最南边那两个州县的海贸之后,当地的商人赚得有多盆满钵满。
其实不用景辰分享,商人的鼻子最是灵敏不过,哪里有钱赚,他们才是最先能闻得到腥味儿的。
大夏的丝绸与瓷器通过海贸出去,价格能翻上几倍甚至十几倍,再没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了,没有人会不眼馋。
按理说南州亦是沿海的,不知朝廷为何没有开通海贸。
为何?
因为下棋之人是景辰,那步棋先下,那步棋后下,都在景辰的算计之中,他就是要压着南州府的海贸不开,让这帮人眼馋,让这帮人在羡慕嫉妒恨中望眼欲穿。
现在时机已到,这步棋子正该落下。
所以说赵敬渊的绝对信任与支持是景辰能否最大程度发挥自己能力的关键。
景辰叹气道:“诸位当陛下不愿意开通咱们南州府的海贸么?不是不想,是不能。
你等考虑得是自身利益,陛下统揽的是全局得失,海贸固然能赚取银子,可自古民以食为天,南州与中州乃大夏粮仓,若此两地之人全跑去搞海贸而无心耕种,后果绝非陛下同诸位想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