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不请自来(1 / 2)

“轧钢厂的?”梳辫子的女工眼睛一亮,“哎呦,还是工人同志呢!田雨,你可以啊!这不声不响的,就认识了这么一位好同学?”

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和调侃声充满了小小的宿舍。

田雨被她们说得耳根子都烧起来了,心里又羞又急,却又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甜意。她跺了跺脚,拿起脸盆和毛巾,逃也似的冲向洗漱间。

“哎呀,不跟你们说了!我身上沾了雨水,得赶紧擦擦,头发也得洗洗,不然该感冒了!”

看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宿舍里的姐妹们互相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瞧瞧,还不好意思了!”

“就是,肯定有情况!”

“轧钢厂的同志……下次咱们得看看,这位同志还送不送咱们的田同志回来。”

........

秦家村。

深秋的秦家村,黄土路上卷着干枯的落叶。秦二揣着手蹲在自家门槛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浑浊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林彩姑在一旁纳鞋底,针脚又密又急,像是心里揣着团火。

“哎,当家的,前儿天刘家那小子从城里回来,说的话你可听真了?”林彩姑停下针线,压低声音,“他说咱闺女淮茹,在轧钢厂顶了她男人的班,成了正儿八经的工人了!”

秦二吐出一口浓烟,眯着眼:“听得真真儿的!一个月小三十块呢!比咱俩在土里刨食一年挣得还多!”

现在村里面基本上都是在地里刨食,每次啊种地都是算工分,到年底结账。除了交的公粮,剩下的结合工分换成粮食才是自己的。现在村子里基本上都不会看到什么现钱。

这也是为什么城里工人如此吃香的原因,不仅有公家粮还有现钱。

林彩姑一拍大腿,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算计:“我就说嘛!东旭那短命鬼死了倒是好事!咱闺女现在可是吃商品粮的工人了!这身份,这工资,留在贾家守着那老婆子过,不是白白糟蹋了?”

“谁说不是呢!”秦二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站起身,背着手在院里踱步,“贾张氏那老虔婆,又刁又滑,肯定把着淮茹的工资。咱闺女,指定被拿捏得死死的。”

两口子对视一眼,心里打的算盘珠子噼啪响。他们这趟进城,目的明确:要么,说服秦淮茹改嫁。一个年轻、有正式工作的寡妇,在城里可是香饽饽,彩礼少不了,以后也能多贴补娘家,要么,就让秦淮茹每月固定给他们老两口生活费,这等于家里多了个稳定的进项。

自从刘国栋从金家村离开后,秦父秦母就一直想着这事儿,如今。现在终于得空,也算是将这事情提上日程,想着怎么也得去城里面捞捞他这个闺女的好处。

“得让淮茹明白,她姓秦!是咱老秦家的闺女!”林彩姑语气斩钉截铁,“不能白白便宜了外人!”

“对!”秦二点头,“贾张氏要是敢拦着,哼,咱就跟她闹!看谁丢得起这个人!”

计议已定,两人翻箱倒柜,找出半口袋晒干的红薯干,又煮了几个鸡蛋,准备先礼后兵,也是他们进城谈判的由头。第二天天不亮,夫妻俩就揣着东拼西凑的路费,踏上了去四九城的驴车。

一路上,两人还在不断细化着主意。

林彩姑咬着干粮,发狠道:“到了地方,我先哭,哭咱闺女命苦,哭东旭走得早,把气氛弄悲切点。你就摆出当爹的架势,说心疼闺女,不能看着她年纪轻轻就守寡,得为她将来打算!”

秦二点头:“嗯,先礼后兵。要是她们娘俩识相,同意改嫁或者给钱,那最好。要是贾张氏那老货不识抬举,你就撒泼,我就讲理,反正得把好处攥到咱手里!”

“对!淮茹那丫头耳根子软,多说说咱们在村里的难处,她肯定心疼。”林彩姑补充道,眼神里。仿佛出现了秦淮茹好拿捏的样子。

驴车在颠簸的土路上吱呀作响,载着秦二和林彩姑离秦家村越来越远。

越靠近四九城,周围的景色也逐渐变化,让这对很少进城的夫妻看得眼花缭乱。

“他爹,你看那路,多平整!还是城里好啊!”林彩姑指着渐渐出现的柏油马路,小声惊叹。

秦二眯着眼,看着路两旁开始多起来的砖房,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烟囱,哼了一声:“那是,要不怎么都想当城里人,吃商品粮呢。”但他攥着烟袋的手,指节有些发白。

两个人何尝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可奈何。现在出了村子,恐怕就得活活饿死。

两个人岁数大了,也不能像秦淮茹、秦京茹两姐妹这样,在城里还能嫁人。

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随着四九城越来越近,林彩姑心里开始打起鼓来。她扯了扯秦二的袖子,声音带着犹豫:

“他爹,咱……咱就这么直接找上门去,能行吗?淮茹那丫头……会不会不认咱?毕竟东旭没了以后,她都没咋跟家里联系。”

她越想越不安:“还有那贾张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厉害着呢!万一……万一她把咱们轰出来咋办?咱这老脸往哪儿搁?”

秦二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但他是一家之主,此刻绝不能露怯。他深吸一口旱烟,强作镇定地呵斥道:“瞧你那点出息!怕啥?咱是淮茹的亲爹亲妈!天经地义!她敢不认?反了她了!”

他给自己,也给林彩姑打着气:“贾张氏再厉害,她也是个外人!咱是娘家人!是去给咱闺女撑腰,为她打算的!她贾张氏要是敢拦着淮茹奔好日子,那就是她没理!走到哪儿咱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