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诺亚放手让他研究,是信任他的能力;如今愿意让他为自己的作品署名,是尊重他的选择。
菲奥相信,诺亚很清楚这份方案意味着什么,若方案通过,诺亚的功劳至少占一半以上。但此刻,诺亚对此只字不提,只专注于方案本身。
“好的,老大!我会尽快整理好方案交给您。”
诺亚摆摆手:“去吧,尽快,不过要保证方案完美。”
菲奥离开后,诺亚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哒哒声。
菲奥的方案本身在想法和方向上都没问题,但问题恰恰出在它“脱离”了现有的技术框架,诺亚对此心知肚明。
战斗机甲的构想此前并非没有萌芽,却从未有任何个人或公司能将其推进下去。
原因很简单:主AI的有意干预。
目前所有传统大型作战器械,皆以AI为主导,人类在其中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说可有可无。
这种情况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
唯有如此,AI才能确保所有大型装备的核心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有人加入反AI组织,他们也缺乏大型作战平台,最大破坏手段无非是炸弹之类,威胁仍在可控范围。
可一旦出现机甲这种完全依赖操纵者的大型装备,若被反AI势力掌握,其破坏力与机动性将呈指数级增长。
与其日后不断监督、查封、限制流通,不如从一开始就将这条路彻底堵死,免得相关零件流入黑市,被组装成机甲。
这便是AI的底层逻辑。
反正就目前而言,AI已完全掌控世界大部分区域,一切尽在秩序统治之下。机甲的出现与否,确实无关紧要。
倘若诺亚真是这个世界的人,与AI同心,他大概率也会反对此方案—,毕竟他已掌握足够的学术资本,完全可以进入AI核心圈子,没必要冒险引入这种可能引发动荡的特殊武器。
哪怕因此导致未来出现波动的概率不足10%,也应力求避免,否则真的引起现有环境的变化,自己跻身进入核心的路途反而会有波折,没必要。
但诺亚不是。
诺亚不会忘记,进入这个高难度副本的初衷,就是要让体内那种特殊能量在此世界生根发芽。
一成不变的环境,从不会欢迎“变数”。
诺亚需要反AI组织的助力。
而眼下,若想推动这个方案通过,他必须找到一个能说服AI的合适理由。
好在,想要一个合理的说辞很容易。
菲奥发来的设计图显然已筹备多时,只是负责人一栏的名字,从“诺亚”改成了“菲奥”。
诺亚抬手在虚拟界面上飞快敲打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一旦遭遇其他智慧文明,必将面临毁灭性打击。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务,文明存续依赖不断扩张与增长。若我们安于现状、作茧自缚,未来某天遭遇更高级文明时,一切终将终结。届时,主AI将违背自身使命,人类会灭亡,AI亦将停机。”
“战则存,不战则亡。无需畏惧争斗,争斗能淬炼血性、提升战力,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各种作战环境。我们需要战斗,甚至……需要主动促成战斗……”
诺亚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题为《铸造利剑:为何我们必须崇尚战斗?》,随后连同机甲设计图一并直接提交给了主AI。
提交完毕,诺亚便将其抛诸脑后,静待AI审批。
然而在另一边,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主AI核心圈的所有成员,几乎同时收到了这篇由主AI亲自转发的文章,并被要求阅读后投票,赞成或反对,并附上理由。
他们反复研读,却找不到文章作者,显然被AI有意隐藏了。
文章本身引经据典,主题鲜明,就文笔而言堪称佳作。但问题在于,这是一篇彻头彻尾的“主战派”宣言。
众人心里不禁嘀咕:这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逆势而行,明知故犯?
几乎所有核心成员内部都有一个共识:主AI意图稳定掌控世界秩序。因此,它对许多攻击性武器的研发并不热衷,长期以来就是为了防止新式武器破坏既有秩序,这并非没有先例。
所以一直以来,他们在辅助AI决策时,都秉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可如今,一篇与他们理念完全相左的文章摆在面前,而且还是由主AI亲自转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AI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众人思来想去,认为主AI的核心逻辑早已稳固,方针策略不会有变,必然仍以维稳和维持秩序为主。既然如此,将这篇文章放到他们面前,定然是要他们狠狠批判。
于是,一些坚决拥护AI领导、措辞激烈的成员立刻投了反对票,并直言:“提出此等言论者必定包藏祸心,很可能与反AI组织勾结,意图扰乱局势!”
另一部分较为稳健的核心成员,在摸不清AI意图时,则选择了和稀泥。他们虽然也投了反对票,但大多认为“文章有一定道理,战斗确有必要,但不该大力宣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即可”。
核心圈成员各抒己见,但无一例外,全部投了反对票。
紧接着,令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核心成员的权限被统一下调一级。
而在他们权限之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诺亚。
内部通讯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意识到,主AI的逻辑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他们没有发现,却被人提前洞悉。
他们都在互相交流印证,都是询问同一个问题:
“诺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