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1071章 大蛇丸株式会社、便宜材料、圈套、 寻矿列车

第1071章 大蛇丸株式会社、便宜材料、圈套、 寻矿列车(2 / 2)

这阵子发生的事情在脑海里陆续浮现。

先是红星踏板崛起,小狼摩托车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批材料囤积在仓库里,莫名其妙又冒出一家公司,拿出大量资金购买材料。

这一环紧扣一环,看似顺理成章,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但是,本甜胜就像是一只老狐狸,还是嗅到了一股味道。

本甜胜立刻拿起电话联系了自己在警署的一个朋友。

“大蛇丸株式会社?好,我帮你查一下.”

对面很快回了电话。

“大蛇丸株式会社,嗯,既存在也不存在。”

“什么叫做既存在也不存在?”本甜胜有些迷糊了。

“这家公司的注册地租用的办公室,租房人用了假证件。

公司的法人是北海道乡村里一个老太婆,有人给了她一千日元借用了证件。

所以从法律意义上讲,这公司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它不存在,没办法继续追查了。”

“.”本甜胜拿着电话呆愣在了原地。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一张网紧紧的包裹住,这张网包裹得越来越紧了,让他喘不过气来。

“红星公司,这肯定是红星的阴谋。”本甜胜的后背泛起一阵凉意。

自己早就被人盯上了,竟然迟迟没有发现。

“我还没有失败,小型摩托车市场丢了,还有大型摩托车,只要车队能够在tt赛中获胜,还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本甜胜踉踉跄跄的走到窗户旁,打开窗户,朝外面大喊道:“你们这帮只会使用阴谋诡计的家伙,等到了真正的赛场上,就等着认输吧!”

声音越传越远,最终消失在空气中。

半个月后,那批材料经过几道转手,送到了北海道西北部的一座海港上,最终装上了一艘来自挪威的远洋货轮。

一个长相甜美,却冷冰冰的姑娘看着货轮鸣笛起航,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海上,这才依依不舍的回过头。

“工藤新一,咱们回去吧。”这姑娘看向站在旁边的年轻人。

“是,森口悠子小姐。”工藤新一很恭敬的拉开车门,让森口悠子上了轿车,他才打开驾驶室的门。

轿车启动,离开海港,沿着漆黑的道路奔驰。

工藤新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引起了森口悠子的注意。

工藤新一是京城大学数学系陈修远的老朋友。

他是东京大学的副教授,因为在庞加莱猜想事件,跟东京地区的组织关系紧密起来,现在已经担任了联络员的职务。

森口悠子回到小本子后,靠着东京这边的组织和工藤新一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第一个任务。

工藤新一目睹了一个曾经作恶多端、试图洗白的家伙,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对那边的能力深感佩服。

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搞不明白。

“森口悠子小姐,为什么咱们要给公司取名叫做大蛇丸呢?”

“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火车司机同志亲自取的名字。”

森口悠子扭头看向窗外,小声呢喃:“火车司机的心思,有几人能猜得到呢?”

听到火车司机这个代号,工藤新一心中的疑虑顿时消失了。

虽然那边从来没有对外公布过,但是还是有不少风声传出来,这位火车司机是气象站真正的王牌。

“咱们下个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鼬!”

“.”工藤新一。

****

李爱国得知材料运到的时,正在工作室跟915勘探队的老朋友见面。

915勘探队因为发现了百万吨规模的铀矿,荣获集体三等功,李爱国也算是勘探队的一员,一块来到勘探局接受了表彰。

表彰大会由矿业部的领导和李教授一块举办。

李爱国也拿到了一张大奖状,外加一个搪瓷缸子,这玩意上面还写了字,可以作为传家宝了。

颁奖典礼结束后,勘验部门组织了一场研讨会,讨论下一步的铀矿勘探工作。

虽有了百万吨级别的铀矿,但是谁嫌弃矿多啊。

更何况,为了布局国内的核工业发展,需要提前对国内铀矿进行摸底盘查。

“大家伙议一议,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李教授先发了言。

915的唐队长举手:“我觉得应该大规模采用飞机寻矿,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覆盖面积广。”

勘探局的领导提出了不同意见:“目前国内改造好的飞机只有两架,空军那边的飞机数量也很少,咱们不可能拿到更多了。”

“飞机低空飞行危险性还是很大的,容易出事。”

参会的领导点头,飞机的成本高,危险性大,这也决定了只能作为备用方案。

只是靠人力来找矿太浪费时间了,该怎么办呢?

李教授看到李爱国有什么想说的,笑道:“爱国同志,你有什么好想法?”

“老师,火车,咱们还可以使用火车来寻矿。”李爱国坐直身体。

火车寻矿的原理和飞机寻矿差不多,在车皮内安装辐射探测仪器,可以探测铁轨附近区域的辐射。

覆盖面积虽没有飞机那么大,但是胜在成本低,安全性高。

“我看这是个好办法。”李教授眼睛亮了,点点头。

唐队长也举双手表示赞成。

他们勘探队在大山里奔波了那么多年,总算是能享受一把乘坐火车的待遇了。

要进行火车寻矿的目标,需要改装火车,和铁道部门协调。

会议结束后,李教授准备带着李爱国前往铁道部里协调,还没离开,前门机务段就打来了电话。

“爱国,那批材料送到塘沽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