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09章 温体仁的谋算

第1009章 温体仁的谋算(2 / 2)

“这可是九卿之一,单独执掌一院。”

这让杨景辰明白了,温体仁是盯上了大理院掌院之位。

以周延儒的履历来说,廉政之后负责司法,确实适合掌控廉政司法委员会。

大理院掌院崔景荣去年十一月病逝,也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现在发力的话,有可能在换届前就定下来。

杨景辰对这个职位没有多看重,但是不能轻易给温体仁。免得这个人胃口越来越大,索求更多职位。

他向温体仁道:

“大理院掌院,最高可是正一品。”

“虽然现在没有正一品高官担任,却也不适合从正四品佥都御史升任。”

“若是周御史担任副都御史就好了,正可升任掌院。”

言语中的意思,显然是不同意。

温体仁对此也没着恼,继续道:

“那以杨学士的意思,周御史适合担任哪些职位?”

“若是杨通政使高升,是否能去通政司?”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索求一个九卿职位。

杨所修此前从佥都御史升任通政使,正是成功经验。

杨景辰这下沉默了,知道这是温体仁的条件。

如果不让周延儒执掌大理院,就要想办法给他安排其他九卿职位——

号称孤忠无党的温体仁,也需要照顾手下人。

不知道能不能把杨所修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杨景辰此时不敢答应。他在琢磨之后,说道:

“钱象坤是礼部左侍郎,下一届只要不致仕,定然能升任卿相之位。”

“温学士觉得,他是争取协办大学士,还是现在就争取大理院掌院?”

这个问题,让温体仁陷入犹豫。

钱象坤和他的关系虽然不够密切,两人却是实打实的师生关系,平日里也很尊重他的权威。

这个人在外人看来就是温体仁一党,温体仁不可能在外人面前撇清关系。

他在考虑之后,只能道:

“这要看弘载的意思。”

“他要想争取大学士,我自然会助他。”

“若是稳妥一点争取大理院掌院,那也能坐实九卿之位。”

相比协办大学士争夺的激烈,大理院掌院着实是个边缘职位。

即使它单独升为一院,如今的地位也要靠后排。

杨景辰就没有在这个职位上安排自己人的想法,他要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排到更重要的位置去。

所以他直接许诺,钱象坤若是想当大理院掌院,他会提供支持。

廉政司法委员会,也会有钱象坤的位子。

温体仁得到这个承诺后,基本是满意了。

他知道以杨景辰和林欲楫的关系,在协办大学士的争夺上,杨景辰定然支持林欲楫。

另一位协办大学士还由他们担任的机会着实不大,若是钱象坤求稳,定然会谋求大理院掌院职位。

他心里已经在盘算如何劝说钱象坤,先拿到一个九卿职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