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荫其子折彦文,待成年即授承信郎……”、“府州军务,交由折彦质署理,加其防御使衔,望其抚恤将士,整饬军伍,继折氏将门遗志,再立新功”时,
身披重孝、跪在最前的折彦质猛地抬起头,眼中泪水汹涌而出,心中那巨大的悲痛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
官家没有忘记折家的牺牲,更没有忘记折家的血脉!这不仅是给死者的哀荣,更是给生者、给折氏一族的未来保障!
折彦质重重叩首,嘶声道:“臣折彦质,代叔父、代折氏全族,叩谢官家浩荡天恩!吾等必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周围的折家军将士,感同身受。主帅折可求为国捐躯,官家不仅厚葬追谥,还恩及子孙,这份体恤与看重,让在场众人感动不已,发誓死效忠赵官家……
“当今赵官家,乃中兴明主啊!”
在场听旨的折家军众将领都哭红了眼眶,跟随着新任主帅折彦质,齐声高呼:
“谢官家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钦差随后前往城内的种家军营宣赵官家的口谕,对种师道、种师中率部在静州之战中的功勋,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嘉奖……
种师道、种师中这两位老成持重的西军宿将,接旨完毕后,与宣旨宦官攀谈起来……
他们听闻赵官家对已亡人折可求的追封、荫子的旨意后,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老怀大慰。
他们与折可求同处西陲,深知其家世与过往。如今,折可求力战殉国,官家对其追赠至极荣、荫及其子,这是对西北边军将士的体恤与尊崇,实乃罕见啊!
“官家圣明啊!”种师中抚须长叹,对兄长种师道,感叹道:
“折可求不幸壮年而逝,虽可悲可叹,然,其能得到官家赐谥号,其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种师道亦是深以为然,眼中精光闪烁,高声道:
“不错!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乃武人归宿。官家此举,不仅安了府州折氏众将士的人心,更为我等边军将士立了一根标杆!为国尽忠者,天子必不相负!吾等效忠官家,实乃生平之幸!”
……
此消息如同暖风,迅速传遍宁夏城、静州城内外各军……
无论是折家军的悲恸感激,还是种家军、姚古等部,以及青壮派的岳飞、韩世忠等众将士,对赵官家的处置由衷钦佩,皆化作一个相似的念头:
效忠官家,效忠大宋,虽死犹荣!
赵官家用赐给还没有成为叛将、这个最该早死的折可求,一场盛大而体面的哀荣,不仅安抚了伤亡惨重的折家军的军心,更在整个大宋全体将士心中,深深烙下了“明主不负忠臣”之深印。这对于未来的伐金大业,价值巨大!
……
赵官家对折可求赐谥“威烈”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正在组织人手准备挖掘西夏皇陵的任得敬耳中,他表面羡慕折可求,高唱赵官家爱将如子的“赞歌”,可他却在心中认为:折可求是个傻…逼……
任得敬暗道:“等我等兄弟,组织好了人手,发掘完西夏李元昊及其子孙的三座皇陵后,得到无数金银珠宝献于赵官家,定会得到无上荣宠!”
“呵呵……这可比你折可求这个傻~逼,用小命换来的虚荣,要实惠得多啊!”
……